戾氣源于妒 痛于心 顯于怨
戾氣與邪氣之間隔著一道空氣墻,不同的是戾氣是自己與自己較勁,邪氣則會傷害到其他人。一個人生活中遇到了一件煩心的事情,久久不能自拔,這時候他就會被戾氣的氤氳包裹著。
那么他的生活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會處于低谷,因為戾氣會帶著你走向深谷直至將更多的厄運吸引過來,這就是著名的吸引力法則。
有的人來到你的生活是紫氣東來,很舒服很愜意。總感覺相見恨晚,慢慢你會發現這是一個自帶好運的福袋。有的人路過你的世界都會感到不寒而栗,它的存在仿佛是上天派來折磨你的。充斥戾氣的人少了和氣,多了抱怨。這種抱怨是毫無頭緒的抱怨,任何一件事情都會引起他的喋喋不休。
或許我們應該去了解這幫人為什么會被戾氣纏身,戾氣的源頭是妒忌,妒忌是因為自己沒有而產生的負面情緒。這個情緒將會對擁有那個脾氣、特質、物質的人進行心理攻擊,當這些事物不停的刺激他的感官時,戾氣從心底昏暗的角落油然而生。接下來帶著這層戾氣去追求這些事物,到頭來一無所獲。
曾經有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找我聊職業規劃,由于是做著有交集的工作。我便與他交流,他的想法很前衛雖然少了一些體系,但是總結下來還是可圈可點的。我說你可以把今天我和你說的和你自己說的整理成報告,當公司成立部門的時候可以的當成提議呈報上去。直到有一天我的微信里面傳出他怒吼的聲音:MD,主管是SB嗎?下班的點開會,回去都不能玩游戲了!Cao!你先走吧不用等我玩。我回復一句:戾氣別那么重,影響開會的心情。那邊又傳來:我TMD的才不愿意開這爛糟的會呢,我回了一個“噢”。之前他有給我說過——女朋友嫌他掙得少,我還在開導他,剛畢業來北漂掙錢哪有這么容易。工作不順利,我給他說你剛進職場許多事情沒有經驗,蹩腳是正常的,慢慢來等等。在一次聊天結束過后我終于找到了答案,戾氣的第二個步驟“痛”幻化成了怒火,發泄給我或者他的女朋友,而我給他找理由化解的就是他的怨氣。
戾氣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怨,抱怨與他有關的一切。包括在世俗看來的美好,都會成為他吐槽的對象。帶著戾氣生活是非常可憐的,因為那些華麗的美好會嘩啦啦的塌陷。一時間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心亂在時光里,夢破在戾氣中。
接觸過幾位戾氣很重的人,在聊天處事過程中,他們把焦點都放在了外在:丫惹我!不惹我我說那話;你看那SB看著就不順眼.....外界的一切都是他吐槽的對象,尤其在互聯網時代評論開放,任何美好與不美好的事件在他們眼里都是骯臟的、虛偽的。不信去看看那些評論,網友稱他們為噴子。他們用鶴立雞群的語言來博得大家的關注哪怕是謾罵,因為這幫人很可憐戾氣讓他失去了很多!失去的越多離快樂就會越來越遠,直至喪失快樂。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活得游刃有余,有些時候甚至還有一些忍辱負重。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旅行,戾氣重的人背的是一筐大糞,走過去就臭氣熏天了,還要拿出來甩路人一身。而有些人之所以能夠快樂的走完這段路程,除了遠離戾氣之人,還有能讓自己不成為戾氣之人的能力,他們學會把委屈沿路扔掉。無論遭受什么挫折很快的能夠卸下來,在沒有戾氣之前就及時化解了。
這個時代不算壞,他給了我們比父輩更好的東西,而擁有更好東西的前提是我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甚至是代價。追求之前放下戾氣,讓自己變的柔軟并且快樂起來。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柔軟的,乳房是柔軟的她哺育了人類,棉花是柔軟的它溫暖了身體,愛情是柔軟的它照亮了人生,親愛的收起你的戾氣,外邊沒有別人,更加沒有人想要加害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