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看著就到年底了,距離我真正投資區塊鏈資產,也有兩百多天了。兩百多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在區塊鏈世界,就好像度過了好幾年一樣。
資產價格大起大落,但是最終通過學習,認識了區塊鏈的價值,也就開始了定投,雖然還忍不住時常關注價格,但是不管價格怎么變,都與我無關,我關注的是未來!
去年這個時候,我沒有寫年終總結,也沒有什么來年計劃。當時的一切,都在良性發展中,我知道自己會順著這股潮流,繼續前進,持續成長,直至有所突破。
過完年后的幾個月持續努力與持續成長。感覺像是過了好幾年一樣,先是準備中考資料,然后準備高中的資料,接著是中考階段帶學生沖刺,忙得不亦樂乎!
6月份消停了一段時間,去拍了婚紗照,緊接著七八兩個月,又忙得像丟了魂一樣,每天都是四五節課,不停的工作。
但是這兩個月持續的工作,并沒有帶來太多的成長,所以在8月份我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換一個方向。加入了不寫就出局,11月份又加入了不跑就出局。
雖然我認識到了,目前工作能帶給我的成長是有限的,但還是沒有想到這一段的成長,來的突然,走的也急匆匆,在生命中并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仿佛只是零碎的記憶,我深知這樣的成長是遠遠不夠的。
想要持續的成長,就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做正確的事情!
無非就是這三種形式:
第一,讓自己的單位時間更加值錢。在有限的時間里面創造更多的價值。
第二,將自己免費的時間集中起來,打包賣給更多的人。
第三,用自己的能力組建一支高速成長的團隊,讓團隊幫自己掙錢。
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不管,選擇哪條路,都必須讓自己不斷的成長,和有所積累。
我說的積累不是,一會兒練練乒乓球,一會兒打打羽毛球。而是對某一種或幾種能力持續的學習與積累。
而另一方面,持續的做某一件事情,也不一定就一定能把它做得更好。就比如每天都去踢足球,就能把足球踢得更好了嗎?應該把一項技能分解成更多的子技能,或者說元技能,再單獨培養每一項元技能,最終,他們組合在一起時,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
下面就針對,我對學習成長積累,以及踐行的理解,談一談對接下來一年的規劃。
首先,巴菲特有一個非常精妙的比喻。做事情就像滾雪球,如果想要做得好,必須讓雪很濕,而且坡很長。
也就是說,在選擇要做的事情時。雪足夠濕,才有可能滾起來雪球;坡足夠長,才能讓雪球越滾越大!
也就是說,在選擇要做的事情時,這兩個維度必須要考慮。第一,自己有沒有可能利用現有的資源,加上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不斷成長,不斷積累。第二,這件事情本身,有沒有巨大的潛力,讓我們去挖掘,或者說它的天花板在哪里,必須要搞清楚。
就比如說我現在做的一對一輔導,你上的再好,一堂課不會超過300元,你上的再多,一個月也無法超過一百節課。也就是說拼死拼活一個月的收入也無法超過3萬。但是如果換成班課或者是在線教學,那就可以給很多的學生上課了。
個人能力可以呈線性增長,但是服務的對象,卻可以成指數級增長。這樣也就做到了第二條,把自己的時間打包賣給更多的人,賣出去更多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收入。
那么接下來的,目標與行動也就都明確了。
目標,也就是要成為持續受更多學生歡迎的老師。
根據這個目標,有三個判斷:第一,想辦法招到更多的學生。第二,讓每一堂課,都充滿著新意,讓學生持續的想要聽。第三,讓自己的人格更加有魅力,讓自己的課堂,充滿著活躍的氣氛,讓自己的教學方式淺顯易懂,讓學生能夠愛上物理,并且能夠學會解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