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的原點》——[日]高杉自子 著
第二章 在游戲中提供支持
一 什么是游戲?
敲重點:
游戲是幼兒自發的自我擴大活動。
1.現在的孩子們幸福嗎?
美國學者尼爾·波斯曼在《童年的消逝——給教育和文化的警告》中警示人們:孩子們在其生活中正在遠離童真,小大人在不斷誕生。
掌握孩子幸福之門鑰匙的不是孩子自身,而是成人,是構成并創造孩子生活環境的成人。
2.幼兒園教育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園的游戲活動是教師給予幼兒的嗎?
法國社會學者羅格·凱洛斯指出:“游戲應該被定義為是自由自發的活動,是喜悅與快樂的源泉。當游戲參與者感覺到是被迫參與時,就已經不是在玩游戲了。重要的一點是游戲者擁有一種自由,即當想結束游戲時,就能夠輕松的說不玩了,然后瀟灑的離去。”
(2)游戲活動不是徒有其名嗎?
由于游戲被解釋為主體性活動,因此,幼兒沒有任何可以效仿的榜樣,游戲活動被放任自流。
(3)名為理解幼兒,實為僵化判斷
只有與幼兒擁有同一個心理世界,并共同深化與發展這一世界,教師才能夠成為幼兒生存能力的培養者與輔助者。
(4)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更新了嗎?
有必要徹底弄清楚究竟什么是幼兒,游戲對于幼兒意味著什么等問題。
(5)無所需求的幼兒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我表達、自我成長的需求,是成人剝奪了他們自然的需求,從而封閉了他們成長的道路。
(79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