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羅胖子推薦過很多次得到專欄里的《精英日課》,作者是萬維鋼,當然得到里的每一個專欄他都推薦過,所以并沒在意。最近一直聽身邊的朋友給萬維鋼無數的贊譽,于是對他產生好奇,今天看了他的一篇文章,講的是匹配者與奮斗者——現代社會常見的兩種人生觀,看了之后感觸頗深。
“奮斗者”,他永遠想要更好的東西,比如更多的金錢、更高的職位、更大的房子,永不滿足。其實他并不在乎自己得到的東西的絕對好壞,他追求的是一個相對的位置,也就是必須奧比別人的好——他有強烈的競爭意識,總是想贏。贏,比生活的幸福更重要。
“匹配者”的人生哲學,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匹配者不要求自己比別人都強,也不一定非要達到什么位置,認為萬事只要適合自己就可以了。就好像很多女生找男朋友,不一定非得找最聰明最有錢最帥的,找一個對自己好的就行。匹配者從事什么職業,一定從興趣出發;匹配者買什么東西,一定不會跟別人攀比。匹配者注重個人品味,不論錢多錢少,總能在世界上找到一個獨特的定位。匹配者的生活非常幸福。
仔細品讀一下這兩種人生觀的定義,便會發覺這兩類人的劃分并不絕對,可能一些人的人生觀偏重“奮斗者”多一點,另外一些人偏重“匹配者”多一點,還有一些人介乎兩者之間,在某些領域是奮斗者,在其他領域是匹配者。
匹配者似乎不太喜歡去創造,不善于發現新鮮事物,但他們也并不是固步自封。他們很會利用現有資源,并不是去創造,而是在這個諾大的世界里,去尋找、發現那個最適合自己、與自己匹配度最高的優質資源。他們看起來你缺乏活力,并不像奮斗者那樣開疆擴土,大展宏圖,但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會一直尋著這個明確的目標不斷去嘗試,去匹配,最終存量資源利用到極致。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又給匹配者們省去了一道苦苦尋找的程序,依托一套精確地算法,他們每天都能得到與之匹配度超高的東西。
我們身邊的奮斗者太多。那些小小年紀就想著走上人生巔峰的學生們,那些不顧一切、勇往直前去踐行成功學的年輕人們,那些每天都在追求增量的創業者們。身邊太多這樣忙碌的身影,他們充滿朝氣,不畏艱難,他們打破陳規,標新立異。在這個充滿匹配度互聯網時代,匹配的算法太精確,我們被推送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幾乎沒有機會去嘗試新東西。但奮斗者們不愿待著安全區和舒適區里,即使生活在一個互聯網高度匹配的時代,他們依舊會去嘗試新鮮事物,心中依舊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但是他們等不及這個世界的到來,只好自己親自動手去創造一個。
毋庸置疑,這兩種人生觀都無關好壞對錯,只是每個獨立的個體對于自己人生軌跡的不同選擇而已。再或者,這個世界本就是個正太分布的世界,總會有幾個看起來格格不入的奮斗者為我們打破陳規,也總會有大部分匹配者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幸福與快樂,這本就是這個世界的豐富與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