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鍵:南明有作為的悲劇皇帝

1646年8月21日,天高云淡,烈日當空。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鍵大汗淋漓,帶著幾百人急急忙忙向汀州府(今長汀)奔去。山道崎嶇,嗜書如命的他帶著幾車書逃跑。他回頭顧盼,只見狼煙升起,鐵蹄聲隱約震蕩傳來,追兵近了,隆武帝慌忙逃入汀州府。第二天,清兵喬裝成明軍,叩開城門,一陣廝殺,隆武帝被清軍亂箭射死在汀州城衙的大堂上,終年四十四歲。同時遇難的還有皇后曾氏和不滿月的皇子。后世學者一致認為隆武帝是南明幾個帝王中少有的英明之主,然而,隆武王朝僅僅存在了十五個月就煙消云散了。

朱聿鍵一生命運多舛,他是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封地河南南陽,國號唐定王。明朝藩王,世襲罔替,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朱聿鍵卻沒有這種福分。老唐王爺爺偏愛小妾的兒子,不喜歡作為世子的朱聿鍵父親,老唐王把父子倆囚禁起來,想餓死他們,幸虧有好心人送糙米飯,才勉強茍活,父子倆度過了十六年的囚禁生涯。朱聿鍵入獄時12歲,竟能埋頭苦讀,鉆研經典。他把牢房變成了書房,鐵窗高墻,囚禁了身體,卻放飛了思想。也許天性如此,無意中給后世留下了勵志青年的形象。

王府深深,腥風血雨,父親沒有餓死卻遭遇弟弟毒手,不久老唐王也死了。在地方官員干預下,1632年,朱聿鍵依據倫序繼位唐王。手中有了權力,他首先想到為父親報仇,于是他尋找機會殺死他的叔叔,那個毒死他父親的仇人。1636年,清兵破長城入關,京師危急。此時朱聿鍵鋒芒畢露,想要一展身手,明明知道藩王掌兵是死罪,卻敢于招兵買馬組建軍隊。他以國家有難為名,帶著軍隊北上勤王,被朝廷制止。他退而其次尋找農民軍作戰,幾次交手,互有勝負,最后班師回到南陽。朱聿鍵太敢作敢為了,有些過分。

他觸犯國法,被崇禎帝廢為庶人,關進鳳陽皇室監獄,這一關又是七年。他受盡折磨,差點死去。他反思自己,收斂鋒芒,心里充滿辛酸,臉上卻掛著微笑,對來訪官員彬彬有禮,因而獲得好評。

崇禎殉國后,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建立弘光朝廷,赦免了朱聿鍵,命令他遷至廣西平樂府(今桂林南)就藩。朱聿鍵貧病交加,輾轉南行,來到了浙江桐廬的富春江畔。

這時南京弘光政權垮臺了,潞王也打開了杭州城門不戰而降,江南半壁江山無主。歷史把朱聿鍵推到風口浪尖,在富春江的一條船上,朱聿鍵和一幫大臣見面了。大家痛哭流涕,慷慨激昂,表達了重整山河,收復金陵,驅逐韃虜,恢復大明王朝昔日榮光的決心。南安伯鄭芝龍、鎮江總兵鄭鴻逵、禮部尚書黃道周、兵部尚書朱大典等一幫弘光朝文武大臣,一致推舉朱聿鍵先監國后稱帝,朱聿鍵熱血沸騰,發誓精忠報國。

福建是平靜的,南方大片國土是平靜的。江山依舊,依舊夜夜笙歌,依舊勾心斗角。朱聿鍵躊躇滿志來到福州,武將們野心勃勃,文官們雄心猶存,繁瑣儀式之后,朱聿鍵榮登帝位,國號隆武。史書記載,大典儀式當天,濃霧升起,狂風大作,拔木揚沙。尚璽官的坐騎受驚,玉璽摔落,碰壞一角。不祥之兆啊!眾人的心咯噔一下,很快被泛濫的激情淹沒了。

隆武帝御朝,還沒有討論國事,文武大臣就在排班順序問題上發生嚴重分歧。皇帝面南而坐,左東右西,左東為大,中華傳統,文左武右。以鄭芝龍為首的武將們偏偏要占據左邊。以黃道周、何楷為首的文官們大吃一驚,幾千年的基本禮儀竟然也敢推翻,真是個沒有文化的武夫。文官們伶牙俐齒,引經據典,說得鄭芝龍啞口無言。鄭鴻逵態度傲慢,公然在朝堂隨便搖扇子。時任戶部尚書何楷上前制止,要求遵守臣子之禮,兩人當場大吵。

班子剛剛搭起來,文武大臣就鬧不和,隆武帝尷尬坐在高高的御座上,不置可否。他的內心自然站在文官一邊,可是他不敢得罪鄭芝龍。這個海寇出身的權臣富可敵國,鼎盛時期擁有超過三千艘大小戰船,兵力高達二十萬,從東海到南海無人敢與之爭雄。他兄弟眾多,個個都是出生入死,獨擋一方的戰將。更重要的是朝廷的兵馬糧餉都要仰仗鄭芝龍。

許多人看不慣鄭芝龍,辭職回家。何楷知道不為所容,辭官回家,鄭芝龍派部將楊耿追殺,楊耿感念何楷忠義,不忍下手,割了何楷一只耳朵回來交賬。黃道周無法和鄭芝龍相處,請求自募軍隊,出關抗清。朝廷沒有錢,隆武帝給了黃道周一百張空白委任狀,權限副總兵以下。后來,黃道周帶兵進入江西,和清兵作戰,很快兵敗被俘,在南京慷慨就義。

后世有學者批評說,何楷、黃道周和鄭芝龍都是福建老鄉,在朝班問題上和鄭芝龍斤斤計較,讓隆武帝處于難堪之地,實屬不該。他們如果看不起鄭芝龍非科班出身,就不應該一起共事,既然一起共事了,有矛盾就應該仿效藺相如引車避匿,先國家后私仇。這幾個君子不顧皇上臉面和國家利益,因為看重禮儀規矩而意氣用事,導致鄭芝龍生氣不接濟兵馬糧餉。大家沒有了辦法,有的自己跑去募兵,有的干脆辭職不干,剩下隆武帝孑然一身,最終只得逃跑。

學者看到了問題的一個側面,其實朝班位次只是一個細節,隆武帝想要補救完全有可能,他一定有更深層的考慮,如果全力依靠鄭芝龍,難道不擔心自己像漢獻帝那樣成為曹操的傀儡皇帝。隆武帝的擔心有道理,后來的永歷皇帝就成為孫可望的傀儡。

盡管如此,隆武帝仍然宵旰圖治,針對明末黨爭的政治弊端,提出消除黨爭的主張。在用人取舍上力戒門戶之見,不咎既往,只要參與抗清就量才錄用。他體恤民情,整頓吏治,嚴懲貪污。規定小貪必杖,大貪必殺。而且他最先提出聯合各地農民軍抗清的主張,這一點對整個南明的抗清決策影響深遠。后來的歷史證明,永歷朝廷如果沒有聯合孫可望、李定國農民軍,絕對堅持不了將近二十年。黃道周就曾經對友人說,隆武帝善于管理國家,是漢高祖、光武帝以來少見的好皇帝,希望隆武帝效仿劉秀,中興大明王朝。

隆武帝小心翼翼保持和鄭芝龍的關系,鄭芝龍也需要隆武帝這面旗幟。那時隆武帝還沒有兒子,鄭芝龍把兒子鄭森引薦給隆武帝,鄭森時年21歲,英氣逼人。隆武帝甚是喜愛,賜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成功常常伺候隆武帝,回去就把情況告訴父親。鄭芝龍巧妙地在隆武帝身邊安插了間諜,許多大臣再也不敢隨便說話。福州基本上是鄭芝龍的天下了,隆武帝沒有辦法再呆下去。

1645年12月,隆武帝帶了一幫人到建寧(今建甌市),在那里提出了親征計劃。其戰略核心是御駕親征,進入明清雙方激烈爭奪的江西地區,西連湖南何騰蛟,東控福建鄭芝龍,背靠廣東,控制全局。如在江西得手,則利用浙東魯王兵力牽制清軍后方,以何騰蛟部出湖北,東下長江,席卷江南。為了將這一戰略付諸實施,隆武帝在建寧開始做西進贛州的準備。

鄭芝龍追到建寧,力勸隆武帝回到福州,并發動幾萬人聯名上書,要求隆武帝回鑾。隆武帝去意已決,移駕延平(今南平市),鄭芝龍追到延平繼續勸說,導致了隆武帝猶豫不決。這時發生了一件事,魯王派都督陳謙覲見隆武帝,啟函稱皇叔父,而不稱陛下,說明魯王不承認隆武政權。隆武帝大怒,把陳謙關起來。陳謙和鄭芝龍私人關系密切,有人密告隆武帝說,陳謙是魯王心腹,又是鄭芝龍好友,如果不迅速除掉,恐怕有危險。隆武帝決定處死陳謙。鄭芝龍得知消息,準備施救,隆武帝半夜臨時改變地點,先一步處死了陳謙。鄭芝龍伏尸大哭,極其悲哀,厚葬陳謙。說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鄭芝龍迅速離開延平,回到自己的地盤福州。隆武帝不應該意氣用事殺掉陳謙,實屬因小失大的魯莽之舉,一舉兩害。魯王和隆武帝關系自然破裂了,關鍵是鄭芝龍和隆武帝的徹底決裂,這才是隆武帝迅速敗亡的主要原因。

鄭芝龍回到福州后,接受了滿清貝勒博洛讓他擔任閩粵總督的招降條件。在鄭芝龍看來,他本來就是一個海寇投誠的大臣,忠君思想不強烈,擁立隆武帝不過是為了擴張個人勢力,現在清軍大兵壓境,隆武帝又與他離心離德,轉而投清也就理所當然了。鄭芝龍從各個關口撤軍,1646年8月清兵從仙霞關進入福建,迅速分兵占領延平,隆武帝來不及進入江西,導致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隆武帝喜歡讀書,還愛讀兵書,也無聲色犬馬之好。做了皇帝之后,仍然自奉甚儉,安貧若素,經常身穿土布黃袍,而且生活檢點,宮中也沒有什么寵妃,只有一位知書達理的賢內助皇后曾氏,這在南明幾個皇帝中也是少見的。

隆武帝個性率直,品德善良,但是作為帝王,缺少政治謀略,不懂韜光養晦,既沒有魄力調和文武大臣的矛盾,也沒有能力擺平和鄭芝龍的關系。當年劉秀兄弟在昆陽之戰后,功高震主,大哥劉寅被更始帝無故殺掉,劉秀危在旦夕,他不表功,刻意矮化自己,想辦法巴結左丞相曹竟,通過他說服更始帝,答應讓他帶兵去河北招撫。劉秀擺脫控制,終于獲得自我發展機會,最終建立了東漢王朝。幾百年來,學者都把隆武政權迅速敗亡的原因歸結于鄭芝龍降清,其實隆武帝也有很大責任,試想鄭芝龍位居王侯,掌管軍事,權傾朝野,他為什么放著南安侯不當,而寧愿接受級別較低的清朝閩粵總督呢?他心中一定有苦衷,其中一個原因是和隆武帝的矛盾無法調和。說到底,二者決裂是兩敗俱傷,鄭芝龍的結局何嘗不也是個大悲劇。朱聿鍵作為藩王,一輩子生活在狹小的封地里,其中23年在監獄度過,畢竟缺少摸爬滾打的一番歷練。他帶著大批書籍逃跑,據說半途還停留一天曬衣服,錯過了輕裝簡從脫離險境的機會,想起這一幕,令人扼腕嘆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0729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0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82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4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2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0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3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94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7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3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6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2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1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