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身患“漸凍癥”的北大歷史學博士婁滔嗎?
這個善良的姑娘曾在清醒時通過口述立下遺囑: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
2018年1月5日,婁滔在湖北咸豐老家去世,生命定格在年輕的29歲。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婁滔捐贈器官的遺愿未能達成。
愛,念念不忘,必有回響??v使遺愿未能達成,但我們或許不該感到遺憾。就像網友“@久久于”說的那樣,可能是上帝希望她美美地離開吧。
在同病魔抗爭的兩年間,愛在婁滔和其他人之間不斷地循環著。因婁滔的家庭難以負擔高額的治療費,她的師友曾在網上發起募捐,得到超過一萬名網友的幫助。有些是100元、200元,還有一些是5元、1元,愛的暖流不斷涌向婁滔,溫暖著她。即便這樣,“漸凍癥”仍在逐漸侵蝕婁滔的肌肉和運動神經。
“她想為社會作貢獻?!眾涮系哪赣H說。去年年初,病情出現反復的婁滔將護士叫到床前,口述了自己的遺愿。10月,婁滔的遺愿在網上公開,眾多網友動容,愛再次涌向她:當地紅十字會負責協調治療費,好心人不斷地捐款,國內外北大校友也在為婁滔的病情盡綿薄之力?!皼]有社會捐助,婁滔的生命也不會持續到今天。”婁滔的父親說:“因為閨女都和我們說了,現在錢物我們是一分都不要,愛心我們100%收下來?!?/p>
“請讓我靜悄悄地離開,不留任何痕跡,就如同我從沒來過那樣?!比缃?,斯人已逝,靈魂終于掙脫身體的桎梏,重歸自由,把愛留給人間。據悉,北大湖北校友會希望在5月4日北大120周年校慶時,共同集資,為婁滔在北大未名湖畔捐贈一把椅子,把婁滔的姓名刻在背后,“希望她永遠不離開燕園”。
當人們用愛彼此關懷,即使時光流逝,愛的回響也不會就此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