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太好了,這周何帆讀書俱樂部講述的是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不僅講了方法,而且還講到了底層原理,這樣我們在理解的時候,就更容易、更能接受了。非常好! ?
? ? ? ? ?首先,何帆老師提出了貌似與愛無關的話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主要有三個目的:重組以應對突變、應對環境變化、跟上生物界進化的腳步。但是精彩的內容卻在文末:愛情不是兩個人的融合,而是重組;婚姻不是雙方的合作協議,而是重組;教育不是觀點的集合,而是觀點的重組。夫妻兩人因為愛情,憑借一紙協議結合,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并不是簡單的融合,而是實現了重組,進行了升華,就要實現各自的蛻變!想起李笑來老師所講的道理,一堆磚塊堆在那里還是磚塊,但是能夠融合、重塑才能成為高樓大廈。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 ? ? ? 其次,何帆老師從男女身體特征、荷爾蒙分泌、大腦結構方面講述了男女之間的差異,并由此產生的性格、情緒差異,進而產生不同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模式,強調夫妻雙方要懂得互相理解、容納。關系攻略里也多次講到了夫妻之間的相處的之道,比較分散,而且是直接上手段,缺乏充分的原理分析,而何帆老師是從底層原理講起,更容易讓人接受。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解釋了女性之所以有較大的情緒波動,是因為其受28天為周期的內分泌物不同所致,我也理解了自己的愛人為什么在同樣的場景下,我說同樣的一句話會引起她不同的反應。雖然,現在我們夫妻之間已經較為默契,我也基本能夠把握住何時何地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但是現在由于知道了底層原理,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夫妻相處之道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哈!另外由于男女之間的大腦結構不同,導致女性更適合并聯工作,男性適合串聯工作;女性感性、敏感,男性抽象、遲鈍,知道了這些底層原理,我們就更容易換位思考,更容易體諒對方,提高自己的移情力了。
? ? ? ? 再次,何帆老師借助《愛的博弈》一書提出了三個盒子、滑動門時刻、蔡格尼克效應、末日四騎士和拉波波特談判法等概念。
? ? ? ? 用三個盒子形容三種不同狀態的夫妻關系,三個盒子都有其邊界的,假設每對夫妻的盒子總和是1的話,如果中間盒子占90%,好盒子和壞盒子加起來共占10%,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讓好盒子占得比重更大,就是不斷調整三個盒子之間的邊界,讓夫妻生活更加和諧!這也是吳軍老師所說的邊界思維體現,明確了夫妻相處之道的底線,然后通過各種方法探觸極限,調整三者之間的邊界。其實最好和最壞都是兩個極端,真正的夫妻生活應該是平平淡淡的。
? ? ? ? 何帆老師還教了我們夫妻關系四步走的進階法:一是營造溝通交流氛圍,讓交流在合適的環境下開展;二是客觀訴說、認真聆聽;三是及時復述和反饋,不要爭辯事實、強分是非,可以持有自己的觀點,但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四是尋求解決方案。
? ? ? ? 我的理解是夫妻之間相處一定要有耐心,而且要時刻關注對方的語言和行動,作為男人要了解對方有時候需要的是我們的認真聆聽,而不是解答和敷衍。這個和李笑來老師的方法是相同的,把盡可能多的時間投入到愛人的身上,就是對自己時間的最大節約。夫妻之間的交流溝通要有充分的耐心,這也是節約注意力的好方法。既促進了感情,又保護了心情!可謂是一本萬利。
? ? ? ? 另外,夫妻之間的爭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爭吵之后,一定要積極面對問題,不要回避,避免蔡格尼克效應,糟糕的關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夫妻間的矛盾長期積累所致。
? ? ? ? 推而廣之,如果能夠處理好夫妻相處之道、家庭關系的人,在日常的人際關系處理中肯定也是高手了。李笑來老師不就說他不跟家庭關系不睦的人交往嘛,這就是其中的深層道理。
? ? ? ? 最后,何帆老師用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一書結束了本周的課程,提出了三個觀點:一是愛是給予,而不是獲得,需要我們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培養自己愛的能力;二是提出父母的愛會影響到孩子,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而父親對孩子的愛則是有條件的,對我們的警示就是母親不要過于溺愛孩子,父親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不能過于功利;三是愛是一種需要訓練的技藝,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的自律性、專注力和耐心,提高自己的理性、客觀和謙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