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自動化測試--分層測試(三)
由于多種原因吧,自動化測試剛開始發展,都想去做手工測試代替,都想做黑盒的覆蓋測試。結果,自動化測試維護成本過高,穩定性也不好,但是執行效率,回歸起來又不錯。越來越多的人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做自動化測試。尤其是在敏捷開發盛行的年代,自動化測試已經成了軟件開發測試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到底怎么做自動化測試收效最高呢。目前較為流行的方式--分層測試。
我比較推薦分層測試的金字塔說法:分層測試就是構建高效的測試金字塔,不同層次的測試可以用盡量低的成本防御不同類型的風險。
說法慢抽象的,先來看個實例圖,再做慢慢解釋:

上面我們先看到了金字塔了,然后我以比較常見的web項目做例子來解釋分層測試。誠如上面說的如果我們單純做黑盒的自動化測試,其實就是在UI這個層次上,不斷開發維護腳本,結果可能帶來的風險就是人員的無限投入,卻很難得到比較好的測試效果。而這個金子塔的意思就是將應用,分成不同層次的自動化測試,比方說UI就是通過界面進行端對端測試,一般是黑盒測試;service一般針對接口,服務,比方說如果你用REST方式構建web的話,那么可以對REST接口進行測試,還有比方說直接對HTTP接口進行測試,對webservice接口進行測試;而Unit這個包含的比較多了,簡單的說在web應用的dao,service,controller,model這些可以寫類似junit的單元測試,javascript,css也可以做前段的單元測試。這這個金子塔就說的,根據層次劃分,不同層次的測試量不同, 越是在塔尖的,測試開發維護都比較復雜,那么測試的量就越小,而下層的單元測試則可進行比較高的覆蓋測試。
簡單的說,分層自動化測試,就是把我們單一看著UI的功能自動化測試,將自動化測試擴展到不同的軟件層次上,進行測試。
這種測試方式,相比于傳統的自動化測試,會有幾個改變:
- 將開發拉入測試:其實測試工作也是開發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內容,傳統的開發測試分的很細的方式,不利于分層測試,像單元測試,還是需要開發多多投入。
- 將測試引入開發:分層的測試,需要對被測系統的開發結構有認識,至少你要知道你覆蓋了多少了吧,甚至開發大致怎么實現的,不然UI前面對那些接口也不知道那很難評估測試結果的。
- 最好跟持續集成配合使用:重復利用自動化測試的執行成本低的效率,在工程集成完畢前后,更加自動地執行測試,及時的反饋測試結果,從而更好地提高測試效率。
- 使用Mock來實現分層測試,因為是分層那么就可能有隔離一些模塊或者外系統,那么就可以用Mock來模擬這些隔離的模塊,進行測試。
- 需要合理的評估測試覆蓋,不同層次的測試程度都需要合理的評估,這個范圍的控制是保證分層測試測試質量的最核心的規劃,這個才是成功關鍵。
綜上所述,分層自動化測試是追求覆蓋的傳統自動化測試的一種修正,充分利用自動化測試的優點,盡量規避自動化測試的缺點。當然分層測試也有些要注意的問題:
- 測試重復:分層可能對測試是重復的,在上層測過了,下層還繼續測。從測試角度上說是重復測試,但是從整個流程看測試的話,不同層次的測試,屬于過程的不同階段,比方說單元測試,可以在編譯后進行測試,在集成前就可以發現問題,而UI的自動化測試則更加滯后一點,功能不同效果不同,測試的重復還是可以忍受的。
- 測試遺漏:這個就很需要對測試覆蓋的規劃能力,而且這里要說明的一點,自動化測試不能或者很難做到全覆蓋測試。手工測試還是不能放下的,而手工做到全覆蓋是有必要的。
- 測試復雜度,分層測試需要工具比較多,人員能力比較強,要控制那么多工具進行測試,還要對業務,甚至開發有了解,還要開發人員參與進來,投入也不小。
不管分層測試有多少難度,他是目前解決自動化測試開發維護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案。如果要大規模使用自動化測試,我想分層的思想應該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