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做出的筆記別人都看不明白?別說別人看不請明白了,等到自己再次復盤時,也完全不記得當初所記的想法。為什么學習總是這么低效率,為什么別人用同等的時間,甚至更少的時間,都可以快速輸出一篇筆記,還能越看越好看,越看記得越牢?
那都是因為,你沒有學會運用好筆記,尤其是一篇好的視覺筆記!
視覺筆記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陌生。那我們為什么要做視覺筆記呢。視覺筆記最大的意義在于對知識進行二次梳理的過程。筆記就相當于人腦的“移動硬盤”,能對大腦的記憶和信息進行補充。
視覺筆記是把在閱讀或聆聽過程中輸入的內容,以圖像結合文字的形式輸出。
輸入:聆聽、閱讀、開會、腦海中的想法。
輸出:圖像結合文字,不一定是畫畫,可以通過一些軟件結合手作的方式。
對于大腦來說,視覺是大腦最喜愛的方式,人腦的1/3神經元都是用來處理視覺信息的。涂涂畫畫間,就相當于大腦的一種瑜伽,能讓大腦放松。不管是在旅行攻略、計劃清單、讀書筆記、課堂精華、會議紀要,還是親子教育方面,都可以運用視覺筆記展示以獲得我們想要的效果。
一份好的視覺筆記,不管是給個人看還是給他人看,都能讓人印象深刻。給他人看時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想表述的內容,邏輯清晰易懂。
視覺筆記的形式有很多樣,POP手繪筆記、涂鴉筆記、思維導圖、邏輯框圖等。我們可以選擇喜歡的樣式,或根據不同情境下運用不同的形式去表達。
視覺筆記的載體
視覺筆記的載體可分為兩種,一是手繪,二是用軟件做。
手繪筆記的優勢:
一,能快速的在我們大腦內部建立神經連結,培養全面思考的習慣和思維模式。
二,采用一頁紙原理,能高度提煉、歸納和總結。
三,在手繪過程中主動學習建構,由關鍵詞到關鍵圖像的有效聯想。
四,需要手眼的高度配合與協調及專注的精神。
五,如果在團隊學習中,手繪會讓參與者有更多思想的碰撞。
手繪需要的工具只要紙和筆就夠。筆可以有水筆、圓珠筆、針管筆、記號筆、馬克筆、水彩筆和彩鉛。紙又可以分為白紙、空白本、橫條本、方格本、速寫本、彩紙。
軟件筆記的優勢:
一,速度快,易修改,方便保存。
二,標準化程度高,有利于交流和溝通。
三,利于輸出,打印和放大使用。
四,直接上傳網絡,及時應用。
那么手繪和軟件的話,哪個會更好一點呢?
我個人更傾向于手繪,軟件一般采用選擇,復制,粘貼就可以完成,這個過程只需動用左腦就能完成,而手繪則更多需要運用到右腦。需要輸出文字、推理、序列、邏輯、分析、畫畫、色彩、想象等方面。
當我們用圖像的方式去記錄知識點,去手繪筆記時,能讓我們沉浸在知識中,自動屏蔽干擾源,更投入的思考,能更好鍛煉我們的全腦思維能力。
筆記的邏輯結構
不管說話,還是做筆記,邏輯結構都體現了一個人的內功。也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事事都需要邏輯?,F在市場上有不少培訓機構,專門培訓你的邏輯能力,而如果能運用好視覺筆記,也能提升我們的思維邏輯能力。
如何梳理好我們的邏輯呢?《金字塔原理》這本書有提到,給出觀點或者論點的最好方式就是像這樣進行結構化的思考。有一個中心論點,然后運用一級論據進行論證,還可以運用二級論據繼續論證。一層層下去,形成一個金字塔結構。
而怎樣才能練就這種邏輯思維能力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刻意練習!實踐是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
視覺筆記的繪圖
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畫不出想要的視覺筆記,你是否也有這樣的苦惱?;蛘哂X得自己根本沒有繪畫天賦,畫不出那些好看的繪圖。
其實,視覺筆記運用的圖形都是很簡單的元素,用極簡的基礎圖形就能組合出各種常用的圖形。
視覺筆記的布局
視覺筆記有六大布局:
普通線型就是按照平時的書寫方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路徑型的版式是以一定得路徑,如Z型、C型、或是其他路徑的形狀都可以。
團塊型將頁面進行劃分,每個模塊放置不同信息。
思維導圖型以中心主題出發,向四周發散。
環繞型的版式也是以中間為主題內容,再在周圍分成不同模塊放置信息。
模塊型和團塊型有點類似,將頁面進行了劃分。每個模塊分別放置信息,比較適用于大型活動中不同演講者的分享。
現場視覺筆記步驟
筆記是一邊看一邊做還是最后完成呢?其實是分為兩部分的:
一種像讀書筆記的方式,先輸入,然后有自己的歸納之后再進行輸出;
另一種是現場的,完全不知道會有什么內容,就要靠我們現場抓捕信息的能力,圖像轉化的能力以及整體的把控能力。
在現場進行視覺筆記記錄時,有四個步驟,只要鍛煉多了,便能熟能生巧。
首先,前期準備。在課程開始或者會議開始前,先推測整體結構,初定布局,然后寫下這個主題的標題。
然后,邊聽邊總結。要仔細傾聽發言的內容,將大致信息儲存在大腦里,找出規律,文字寫得慢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圖譯。我們不可能畫出講述者的所有內容,抓住關鍵詞/關鍵性的主干句子進行圖像呈現即可。
圖像盡量簡單,如果太關注圖像細節,往往做不到快速捕捉現場的核心內容。比如:聽到“學習”時,馬上畫簡筆畫的一本書,聽到“思考”時,馬上畫個燈泡。這種簡筆畫的元素可以在平常多積累。
接著,查漏補缺。在寫完整體的情況下,根據漏洞進行提問,豐富整體頁面,在空白處補齊內容或圖標,進行上色。
最后,后期處理。掃描或拍照,進行保存。
在下一次的書籍閱讀,或者課堂聽講,會議紀要上,動起手來,輸出一篇視覺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