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吃”便成為人類的頭等大事。但對待吃飯這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作法,有人非魚翅鮑魚不食,有人饅頭咸菜下飯,有人講究蒸炸燜燉,有人清蒸干炒,但你有沒有想過你吃飯是為了什么呢?
如果你是為了填飽肚子,大可以饅頭包子方便面,簡單方便又快捷;如果你是為了補充營養、調節膳食平衡,這個時候你就要下功夫學習營養,了解食物的維生素、礦物質含量;如果你是為了約會戀愛,這個時候食物的美感就比較講究了;如果是為了談生意做買賣,這個時候吃什么已經不重要了,但排場要擺足。
吃飯不僅僅是為了吃飯,它在特定的場合又不同的意義。簡單的吃飯是如此,生活中的其他事亦嘗不是呢?比如為什么要穿校服?為什么要過生日?為什么要讀書?
還記得上學那會兒,每天早上都要做廣播體操,當時正值青春,認為做操只是學校的一項日常活動,而且做操一點都不酷,若是班級有同學去當學校的紀律檢查員(負責在樓上給每個班級扣分的),便羨慕得不行。班里大部分同學想法大多如此,所以每次做操時大家的動作都是扭來扭去,根本無規范可言,若是班級有一個做的特別標準,就會笑話他特別傻。后來工作了,身體漸漸不如從前,于是自己每天下班后在客廳做廣播體操,想來可笑,年少時糊涂地活著,等清醒時已經不再青春。
有句話耳熟能詳、婦孺皆知--“吾日三省吾身”,但有誰能真正理解和執行這句話呢?平常得多問自己為什么,把生活活透了,才不至于虛度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