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去了一趟廣西,在一個鎮的中學看到一間老禮堂。這間禮堂是50年代建的,一直用到前幾年,一度是鎮上最大的建筑。2009年學校撤并,禮堂也不再使用,只是三五年的時間,沒人清掃維護,很快就破落了。臺階上落滿塵土和樹葉,雞鴨在其中踱步,讓人不想再跨入一步。
身體也是這樣,思想、靈魂,就是身體的住客。如果思想和靈魂飄走了,身體也會越來越僵硬,失去生命力,像是無人照管的老房子,更難讓思想和靈魂安住。而思想和靈魂無處停靠,懸浮在空中,最終也無法正常運轉。前一段時間因為天氣炎熱潮濕,我大部分時間在家工作,很少外出。但這個狀態其實很容易疲憊。不是累,是一種用腦過度的虛無感,好像飄起來,又好像一直往下墜,很容易陷入“神游”。
在現代社會里,我們高度依賴頭腦,極其缺乏(似乎也不太需要)對身體的感知和意識。我們長期處在相同的身體姿態中,坐在電腦前、敲打鍵盤、滑動手機、癱在沙發上……能量沿著相同的單一路徑流動,或者說,更多的時候,是凝滯在相同的身體狀態中。皮膚和肌肉的張力無法釋放,便凝固成一個個筋結:肩頸發麻、腰背疼、偏頭疼、消化不良……這些都是身體僵滯的信號。如果我們繼續置之不理,身體的信號沒有回應,疼痛也許會暫時消失,隱藏在新形成的 “肌肉鎧甲” 中。我們的身體形成了新的形態,一種適應緊張和僵硬的形態,這又繼續把我們的生命更深地困在這層鎧甲中。我們失去了和身體的聯結,也失去了和這個世界的聯結——更可怕的是,我們對此一無所知,直至抑郁、焦慮、回避、麻木一點點侵占整個生命。
4月開始我在keep上做瑜伽,過了開始的新鮮期后,我開始設定每周4次、每次20分鐘這個比較現實的目標。最近我在比較,早晨做過瑜伽和早晨未做瑜伽,會有什么不同。因為有 “不外出” 的同樣的外界條件,所以其間的差別變得十分明顯。20分鐘瑜伽后,我的身體好像被清洗過一次,皮膚和肌肉都更緊繃了,準備早飯、吃飯、收拾碗筷的動作變得更有序而專注,之后再開電腦翻譯或寫作時,精神也像清理過內存一樣更清醒,很少分神。但如果這一天沒做瑜伽或其他身體活動,也不外出不見人,整個人就很容易癱軟下來,不想認真做飯吃飯,腦力活動的效率也不高,思維在大多數時間變得粘稠,只能緩慢地流動,很容易漫無目的地刷朋友圈。積極工作后的疲憊是釋放而容易恢復的,而這種難以投入卻是一種僵滯和持續的消耗。其實,與身體恢復聯結,恢復對身體的覺知,也常常是舞動治療工作的開始。
常常有人問我,動有什么用呢?
上周我情緒莫名地不太好,很容易生氣。有兩次生氣/委屈過后,緊接著就要參加到戲劇工作坊或是身體活動中,沒法坐在一旁一動不動地生悶氣。生氣或者委屈的時候,其實是很不愿意動的,不動,就可以一直留在那些情緒里。但在活動里,要做動作、做游戲、唱歌,身體就不得不動起來。身體一動,好像就很難“抓住”那些生氣、委屈的情緒了,它們似乎會自然隨著身體流走。感到情緒在流走的時候會抗拒,好像自己的一部分也流走了一樣,但原來的情緒一邊流走,新的情緒——更加當下、在場、鮮活的情緒就一邊流進來。仿佛身體在說:生氣是可以的,委屈是可以的,不過它們是剛剛的情緒了,它們流進來,又要流走了,現在又有一些新的能量要流進來啦!
在舞動治療的活動中,動作即興自然的發展也常常會將我們帶入未知的世界。動作不一定是很大的、全身性的,哪怕是手指細微的動作也會帶出充分的發展。
在最近的一個舞動的個案中,阿靈(來訪者化名)說她有時會忽然全身打一個冷顫。我感受到這個動作似乎在傳達某種訊息,就邀請她只是用手做出這個打冷顫的動作,重復。
阿靈的右手的手指開始忽然地合上又打開,同時在上下彈動。我和她面對面坐著,像照鏡子一樣,做出同樣的動作——這個方法叫鏡像,是舞動中最基本的一個方法,表示“我看見了你,你是這樣的,我跟你在一起”。幾次之后,她說:“好像有什么東西想出來?!?/p>
“可以繼續這個動作,也許什么時候它會變化,就讓它變化?!蔽艺f。
又過了一會兒,手放到了地上,開始像爪子一樣抓地。“這是憤怒?!彼f。
“好像還很緊張,沒辦法出來?!?我說。她點點頭:“太危險了?!?/p>
過了一會兒,動作放慢了?!昂孟裼行┍瘋!彼f,開始流淚,左手掌心朝上,手指微微合攏。我仍然在鏡像,我感到這只手好像在接一些東西,又像是在等待。不過這一次,我沒有說出我的聯想,我請阿靈先說了她想到的東西。
之后,我們在這幾個動作之間又做了一些切換和轉化。象征打顫的動作有一次變成了抓的動作——我感受到了某種變化,于是說:“這兩個動作很像,但抓的動作更主動一些,好像是你可以掌控的?!?/p>
當我們感到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傷痛時,就不會讓這些東西出來,這是自我保護的方式,讓我們安全。但那些情緒和傷痛不會消失,有時會通過身體來表達,盡管我們常常不明白身體在說什么——身體有自己的一套語言。但好在,身體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本來也會說這些語言,因為我們會動。哪怕我們暫時還不明白這套語言,也可以只是去動,讓動作帶領我們發現。而當我們允許動作發生之后,動作也一定會自然地轉化,就像我們的念頭時刻在變化一樣。動作的轉化,常常會把我們帶向意想不到卻充滿智慧的答案中。
我們常常說,在舞動中重尋身體。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身體和動作也像向導一樣,打開一扇扇門,時時刻刻都在向我們揭示出通向自我更深層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