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杜牧在漢陽游桃花夫人廟時,留詩《題桃花夫人廟》:
細腰宮里露桃新,
脈脈無言度幾春;
畢竟息亡緣底事,
可憐金谷墜樓人。
“細腰宮”指的是楚宮,化用“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
“默默無言”指的是桃花夫人被楚文王霸占后,三年不說話的典故。
詩的前兩句,寫出一個被強權者霸占的可憐弱女子形象,但最后一句“可憐金谷墜樓人”,以“綠珠墜樓”的典故進行對比,點出了作者的態度:
軟弱的受害者誠然可憫,但還不及敢于以一死抗爭者令人欽佩。
杜牧的這首詩,對桃花夫人是貶斥的,有著濃厚的儒家味道。他認為女人受辱,應以死抗爭,以示貞潔。
咱姑且放下對錯,先講歷史。
這桃花夫人是誰?她便是春秋時息國息夫人。
息夫人姓媯(gui),出生于陳國宛丘(今河南周口淮陽)。
她是陳莊公之女,因嫁給息國的國君,故亦稱息媯。
息夫人有著絕代的容顏,她的明眸如秋水般純潔清澈,她的面龐似桃花樣燦爛迷人。
古人向以桃花喻美人,《國風?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美人,美人桃花,相得益彰。
也有人說,因為這位美女出生的那一天,桃花開得正好,所以,她又被稱為桃花夫人。
春秋時期,有這么一位著名的美女。據說,她有絕代的容顏,她的明眸如秋水般純潔清澈,她的面龐似桃花樣燦爛迷人,加上她的成就,所以,她被稱為桃花夫人。
也有人說,因為這位美女出生的那一天,桃花開得正好,加之她一生的成就與身份,所以,他被稱為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的故事,發生于息國。
息國是西周至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諸侯國,是春秋時一百七十多個國家中的小國。
息國故城位于今河南息縣城西南6公里的青龍寺一帶。春秋初期,息國被楚文王滅掉,息國所轄的地域被楚國設置為縣。
《左傳》記載,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嫁給息國國君為妻。
息夫人出嫁時,需要路過蔡國。
恰巧,蔡國國君蔡哀侯的妻子,是息夫人的姐姐。
出于禮儀的考慮和妻子的請求,蔡哀侯對路過的送親隊伍說道:
“新娘是我的妻妹,既然路過我國,我當盡地主之誼,讓她們姐妹相會,也是好事一件。”
于是,息夫人被留在蔡國與姐姐會面。
不想,這個姐夫蔡哀侯一見到貌若桃花的息夫人,顧不得綱常倫理,對小姨子動起了歪心理。
蔡哀候竟然對息夫人無禮,拿現代的話說,可能就是試圖猥褻小姨子。
待息夫人到達息國后,便對息侯痛蔡哀候對自已的無禮。
息侯聽說此事后,大怒,但他自認為打不過蔡國,于是想了個歪招。他派人對楚國的國君楚文王說:
“請您假裝進攻我國。然后,我向蔡國求援。按照常理推測,蔡哀侯一定會派軍隊相救。如此,楚國就可以乘機攻擊蔡國,借此建立戰功,獲取戰利。”
楚文王一直想開疆擴土,覺得這是吞并蔡國的良機,于是聽從了息侯的計策。
同年九月,楚軍在莘地(今河南汝南縣境)擊敗蔡軍,俘虜了蔡哀侯。
蔡哀侯戰敗被俘,終于明白是息侯在背后搞的小動作,于是心懷怨恨希望報復息侯。
魯莊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被俘的蔡哀侯在楚文王面前大力稱贊息夫人的容貌嬌美、姿色驕人。
楚文王也是好色之徒,經蔡哀侯一番鼓動,便立刻對息夫人垂涎三尺,恨不得馬上得到息夫人。
于是,楚文王以巡游為名來到息國。
出于對楚國的敬重與畏懼,息侯熱情款待楚文王,他還讓息夫人一同參與會見。
此時的息侯,還不知道楚文王已包藏禍心。
楚文王見到息夫人之后,發現蔡哀侯所言非虛,息夫人果然容貌極美,甚至比蔡哀侯的描述更美麗動人。
次日,楚文王設宴招待息侯,說是要感謝息侯的盛情款待。
在設宴招待息侯時,楚文王乘機以武力脅迫,俘虜了息侯,息國隨之滅亡。
息國亡國之后,息侯成了楚國守衛城門的士兵。
國破夫囚,息夫人對人生已失去了希望,她原本想著投井自殺。
但是,息夫人在聽了楚大臣斗丹的勸阻之后,她打消了自殺的念頭。為保全丈夫息侯的性命,也為了避免生靈的涂炭,息夫人無奈地嫁給楚文王。
息夫人進入楚宮三年,她為楚文王生下兩個兒子:楚堵敖和楚成王。
在楚宮生活的過程中,息夫人從未主動說過話。
有一次,楚文王問息夫人為什么從不主動說話。息夫人回答說:
“我一個女人家,一生伺候過兩個丈夫。這樣的遭遇,我沒有一死了之就已經很慚愧了,我還有什么話可說的?”
楚文王為了討好息夫人,他覺得,是因為蔡哀侯的緣故,息國才被自己消滅。于是,楚文王派兵攻打蔡國,借口就是,蔡哀侯是息國滅亡的罪魁禍首。
這個理由有點無理頭,但強權即真理,蔡國在強大的楚國面前毫無還手之力,蔡國被滅。蔡哀侯終于為自已的咸豬手付出了滅國的代價。
魯莊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楚文王去世,息夫人長子楚堵敖繼位。
魯莊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2年),楚堵敖想殺死自己的弟弟——后來的楚成王。
楚成王逃到了隨國,然后聯合隨國將楚堵敖殺死,自立為君。
當時楚成王地位不穩,閱歷尚淺,楚的軍國大權落入楚文王的弟弟令尹子元手中。
這令尹子元同哥哥楚文王一樣好色,子元看上了自已的寡嫂息夫人。
因為貪戀嫂嫂息夫人的美色,為了誘惑息夫人,子元在息夫人的宮室旁邊建造了一座房舍,在里邊搖鈴鐸邊跳萬舞。
息夫人聽到后,哭著說:
“先君讓人跳這個舞蹈,是用來演習戰備的。現在令尹不將此舞用于對付仇敵的戰陣之前,而是用于一個喪夫的寡婦旁邊,這是干什么呢?”
息夫人的侍者把她的話告訴了子元。
子元假惺惺地說道:
“女人都不曾忘記襲擊仇敵,而我,反倒給忘記了。”
魯莊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子元更是變本加厲。他竟公然住進了王宮,企圖進一步接近自己的嫂子,以便挑逗息夫人。
因為子元的所作所為很讓人看不過去,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若敖氏的斗射師一身正氣,他找到子元,痛斥其無道。結果,斗射師反遭子元囚禁。
若敖氏一族原本就對子元的囂張跋扈非常反感,長期隱忍積累了太多的怨恨。
這個時候,子元不僅做著有辱尊卑倫常的事,還囚禁了諫阻自己的斗射師。因此,若敖氏更是怒不可遏。
事已至此,若敖氏經過商議,一致決定當機立斷,對付子元。
于是,時任申公的斗班率眾闖入宮中,憤怒地砍殺了子元。
自此,持續八年的子元之亂至此得到平息。
從此以后,息夫人隱居深宮,不問政事。
息夫人死后,后人感念其功德將她葬在桃花夫人廟,四時祭祀,還將息夫人奉為“平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