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未來精準教育:孩子耍賴要手機,怎么拒絕

反面教材:妥協收場

對于孩子玩手機,大多數家長估計都是恨得牙癢癢。可是,想一想,這手機當初是誰給買的?

“拗不過他呀!”“不買不行呀,不買就耍賴!”“本想順了他,他就能安心學習,沒想到會這樣?!焙芏嗉议L也很無奈。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真的需要手機嗎?父母都會搖頭:真不需要!甚至也知道,這個東西對孩子來說,弊大于利。父母最大的理由,其實就是手機影響學習。但是很多人卻沒有堅持這個最重要的理由,而是夾帶焦慮、冤屈等不當情緒地加以拒絕。

比如,“這差的成績還想買手機,沒門”“整天只知攀比,學習上怎不和人比”“我們家哪能和別人比,能讓你吃飽穿暖就不錯啦”,顧左右而言他,將其他理由扯進來。

這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繼而爭辯。最后,要么是親子關系僵持,要么是家長投降,買個手機息事寧人。這都不是理智的辦法。

正面教材:成功制止

對于同樣的問題,我們再來看看以下場景——

“媽媽,我要買手機!”

“學生不必要手機!”(開宗明義,亮明自己的觀點。)

“全班同學都有!”

“他們都買,我們也不買!”(不管這是真是假,我要堅持原則。)

“為什么呢?”

“學生重在學習,不需要手機!”(始終堅持這一點!不需要找太多的理由。)

“我沒手機很丟臉?!?/p>

“那個臉也丟定了!我再說一遍,學生以學習為重?!保☉B度堅決,沒有可商量的余地。)

“真是!”

“我和你爸已經商量了,手機堅決不買!你在家,用座機;在外,打公用電話。”(將父親拉進來,堅持的力量進一步鞏固;同時,將其他的理由堵上。)

兒子老大不樂意,但還是乖乖地進房間做作業。

拒絕之道,謹記四點

面對孩子的不當要求時,這個媽媽的方法值得借鑒。她堅持原則,并且反復強調,孩子找不到機會攻擊,只好從命。這里面有幾個關鍵點:

第一,自己堅持的原則是客觀的、正確的,是早就定好的,是對孩子成長有利的,而不是帶情緒性、臨時性的,或者只和父母利益相關的,比如“手機太貴”“學習不好”“父母沒買手機,你也不能買”等,這些理由都不夠充分,孩子不會認可。

第二,語氣要柔和,但態度要堅決。要讓孩子明白,你拒絕他是因為有原則,而不是你情緒不好或者他表現不好。父母越平靜,態度越堅決,孩子反抗的時間越短。

第三,堅持既定的方向,不能讓孩子牽著鼻子走。比如,那位理智的媽媽,面對孩子說“沒手機真丟臉”時,她沒有陷入“什么叫丟臉?丟臉算什么?大人咋不覺丟臉”等誤區,只是用一句“那個臉也丟定了”將孩子的理由駁回,繼續自己既定的原則。

第四,擴大統一戰線,形成陣勢。比如,將父親或母親的力量拉進來,讓孩子明白,此事已定,沒有什么討價還價的余地。孩子眼頭亮著呢,知道無力回天,就會乖乖順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