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狗哥去表姐家吃飯。
一進門就被她家堆積如山的玩具驚呆了。
七歲的小侄子,坐在各種玩具汽車、遙控飛機堆砌的世界里,正全神貫注地拿著一幅拼圖胡亂涂畫。
姨媽跑過去,一把奪過他手中正要被銷毀的拼圖,大聲斥責。
“真不知道愛惜東西,這么好的玩具就被毀了”
小家伙嗷嗷大哭,那一個驚天動地,耳膜都要給震破了。
表姐聞聲跑出來,哄著地上的小侄子:“寶貝別哭了,媽媽給你買新玩具。”
姨媽見狀,氣不打一處來,指責表姐,不該給孩子買這么多玩具,搞得孩子鋪張浪費糟蹋東西…
說得很對!
狗哥雖沒當爹,但早就明白,對孩子不能太寵溺。
我這表姐吧,自侄子出生,就一直溺愛:吃的、穿的、用的,哪個最貴買哪個。
小男孩喜歡玩具,表姐就給他堆了滿屋。
說是個小皇帝,一點不夸張。
表姐有自己的道理,小時候家窮,買不起玩具,那會兒流行玩芭比娃娃,身邊的小朋友都有,她也想買,但姨媽不肯。
這件事成為她一輩子的遺憾。
所以,自個兒當媽后,就想盡全力滿足孩子,喜歡什么就買什么,不給孩子的童年留下遺憾。
02
問題是,一味順從真的能讓孩子快樂成長嗎?
想要什么有什么,不想要的就毀掉。在他們的世界里,容易得到的東西反而不知道珍惜。
有時候,娃就是這么坑爹又坑媽!
我另一個朋友,女兒差不多要小升初了。
姑娘從小被父母慣壞,不愛學習,性格驕縱。
有一次我問她,敏敏,你初中打算在哪所中學讀書啊?
她瞟了我一眼,回答令人瞠目結舌。
一中。
那是我們市里最好的中學。據我所知,小姑娘現在排名是班級倒數。考上那所初中,幾乎不可能。
她說,叔叔,我爸說了,不管花多少錢都要把我弄到那個學校。我爸還準備在那兒買個房子呢。
孩子有了靠山,就會肆無忌憚。
父母給了承諾,她就不用再努力。
你丫的拼盡全力,給孩子建一座溫室,結果等他長大,一個人面對社會時,啥都干不了。
03
表姐的初衷,是不想給孩子留遺憾。
朋友的初衷,是想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結果呢,孩子不會控制欲求,只一味在父母身上索取。
狗哥曾親眼見過,獨自含辛茹苦把幾個孩子拉扯大的老母親,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被孩子趕出家門。
見過為了建新房娶媳婦,孩子全然不顧自己患癌的老父親,將其放在家里眼睜睜等死。
見過因沒錢給兒子買新房,兒子離家出走多年杳無音訊。
這些父母,不是養(yǎng)了只白眼狼嗎?
父母愛孩子應該帶些鋒芒。要嘗試讓孩子為自己想要的東西付出一些代價。
本來嘛,這世界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
如果孩子一提要求,父母就不打折扣地加以滿足,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思維定式:我要什么就有什么。
倘若這樣,在以后獨立生活后,孩子會出現諸名缺乏奮斗意識、耐性不夠、受挫能力差等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問題會使孩子飽受更深的挫折和打擊,甚至產生憂郁、狂躁等心理。
04
可孩子畢竟是孩子,心頭肉啊,有些需求不能滿足,有些需求是必須要滿足的。
咋辦?狗哥給你幾點分析。
孩子的需求無非兩種,一種是物質需求,另一種是精神需求。
在物質需求方面,你得分清,有些需要得即時滿足,如天冷了要買棉襖、開學后要買文具,這樣的要求正當合理,不容商量,得滿足孩子。
而有些需求,可以延時滿足。如,孩子想買鋼琴、想買自行車,你可以對他說:“等你長大了再買。”
延時滿足能讓孩子學會等待,在期待中獲得滿足;讓孩子練習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不再因為“被拒絕”而大動干戈。
最后一種就是不能滿足。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我們可要鐵了心,堅決不滿足,不能因為孩子大哭大鬧就妥協(xié)。
因為一旦妥協(xié),就會助長孩子對不合理欲求的追求之心,這就是害孩子。
在精神需求方面,也可從三個層面來理解。
每個孩子都有被父母關愛的需求。你得讓孩子感受到父愛、母愛,這樣的孩子才會自信、快樂,否則,必定內向、自卑。
再就是被尊重的需求。小孩跟大人其實一樣,想獲得別人的尊重。所以,你得尊重他的一些想法,多聽他的建議,不要在同學面前傷他自尊,對他的進步要即時肯定。
最后就是被信任的需求。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信任,尤其是父母的信任,所以,一般情況下,你一定要學會相信自己的孩子。
努力吧,愿我們每個孩子都健康、懂事、孝順。
記住,千萬不要把你的孩子養(yǎng)成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