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是辦公室那位好學的小女子推薦給我的,“看你愛在微信上發文,試試這個……”
慣用了微信,對新東西有些抗拒,只是下載了應用在手機上;究其深因,多半是對自己文章的缺乏自信。
在微信上愛推文,一則是有閑時;兩個兒子,工作的工作,上學的上學,老婆三班倒,能自主的時間就多;二則愛深想一些事還愿意付諸文字;三則說話不喜太白,四則上了年紀怕老年癡呆就用文字練腦;擔心若干年后說不出倆兒的名字,叫不了操心我半輩子的小姨。
時間充裕,好思愛想,巧言是妙,練腦怕死;條件樣樣俱備,誰愿浪費?!
幾乎每天都寫一些或兩些;游記,隨想,天氣,目見,耳聽,家居,花草,絕句,五言,擬古,凡此種種;我手寫我心,我心比明月;半年下來能成章的就有了十多篇。近來,心突然地就大了;獨賞不如眾讀,寞落一隅不如見見陽光。
遂想起了簡書。簡書、簡書,莫非是簡單的書;倡通達,提明了,不作做,講人話就行。這一點,我在行!
9月2日,周六。
上午一個人在辦公室,正適宜于干私話。就在微信中找了一篇《爺爺與糧食》的文章投給了五個專題。首選這么一篇文章是因為它廢話少,文明了;啟、承、轉、合,不拖沓??戳艘幌聲r間,早八點零三分。
接下來就是等待,這個時刻的心情就象生大兒子時,老婆在產房內,我在醫院走廊守不住魂地來來回回地量路。
8:22,被《首頁》拒!
8:27,被《散文》拒!
心,拔涼拔涼的;后悔做這事兒了;看來,還欠功力喲――同志還須努力?。?/p>
我,調侃自己;心猶不甘。好夢易碎嫌夜短。
又有消息來。
9:13,被《鄉土故事》收錄。
10:34,被《文學》拒。
11:40,被《民俗》收錄。
興奮超越了沮喪;興奮卻依然清醒,細讀了五個專題的選文標準、好惡,信心倍增。更堅信――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明天,明天,擼起袖子,大干!
9月3日,周日,休假在家。
連綿了十三天的秋雨絲毫沒有喘口氣的意思,纏纏繞繞地織;隨它去,我弄我的簡書。心重了點;整理了兩篇舊文:一篇《母親的花夾襖》,一篇《雨后登圭峰山》。
最終,《母親的花夾襖》被《首頁》《散文》《民俗》《鄉土故事》收錄。
《雨后登圭峰山》被《散文》《旅行·在路上》收錄。
晚上,我評估兩天三篇文章被收錄的原因:可取處、不足點;更明白各主編的鼓勵成分。
事不過三;三是個坎兒,要更好,要少而精。
9月4日,周一,小雨。
早早地到了辦公室,晚上就想好那篇游古城高家大院的文章可以一試;文以物傳或物以文傳能互補的,況且語言小有風格,文風也異于同類。
細細地讀了幾遍,在QQ空間中選了游覽時拍的照,再看哪張放開頭有效果,哪張在結尾顯厚重,中間再選一張作平衡。
往往用心用意會落得個事與愿違,好運氣總繞開我走。
這次不是,真的不是?!队胃呒掖笤骸贩謩e被《首頁》《散文》《旅游·在路上》《鄉土故事》《民俗》收錄;第一次滿貫。
福無雙至今日至:昨日的《母親的花夾襖》被《疼痛說》專題收錄,再被某專題推薦至《首頁投稿》。
我是該痛矣?!該喜耶?!痛中含喜,喜中隱痛,太哲學了。
9月5日。存貨不多了,投哪一篇,投給誰,這不是個問題。選了一篇懷念土地的《龍王泉》??墒敲χ谐鲥e,先是發現一個別字,撤回、刪除、重投;再投,被編輯提示“文好,沒有標題,沒法收”;再次撤回、刪除、重投。一番折騰下來,沒了心情,沮喪到極點。
許是編輯知我辛苦:《龍王泉》被《鄉村故事》《民俗》《世間事》收錄;被《首頁》《散文》拒收。
另:《游高家大院》被某專題推薦至《首頁》。
經次一折,心歸于平靜,去了功利感;只想為好愛尋一個歸屬。
9月6日,太陽出來了。
坐在上班的車上看新鮮的太陽好舒服,美好的一天?。?/p>
行動,再弄一篇,感覺自己中了簡書的毒;欲罷不能,想止難休。病好治,心癢難醫。在手機的微信中翻,找,尋,覓。透過車窗,太陽柔軟地照映遠處的終南山上,恬靜而富有活力,肅穆而莊嚴。有了,那篇和她有關的文章――古觀音禪寺。
在車上,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一遍改白字,一遍通邏輯,一遍看結構,一遍調呼應,一遍味語言;同座的那位老兄一直側目我――一路不停地在手機上寫啥,有啥好說的?!
之后,這篇文章被《首頁》《散文》《旅行·在路上》《民俗》收錄,再入選《旅行·在路上**精選》專題。
還有一個:這篇寫家鄉的文章被一位相識的老哥打了賞了!
在簡書上,被拒是一種尊重,被收是一種認可,被打賞是你無端地感動了人家。
朋友,你也來試試?!
這就是我和《簡書》五天的甜蜜接觸。
不對,應該是六天;還有今個兒!
看看,看看,是不是中毒了?剪不斷,理還亂;妖魔上身,雖萬難千險吾只身往前矣。
初揚的帆,風已張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