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曾有詩評價諸葛亮“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對他的克勤克謹頗為贊許。諸葛亮的謹慎是出了名的,特別是行軍作戰(zhàn),從不冒險,沒有必勝把握,決不出兵。這點,沒有誰會比他的老對手司馬懿更清楚。第一次北伐,蜀軍將領(lǐng)魏延曾提出出兵子午谷,循秦嶺而東,抄近路直達長安城下,不出十日即可到達。諸葛亮堅決地予以否決,這種勝則大勝敗則不可收拾的軍事戰(zhàn)略,諸葛亮認為太過冒險,還是兵出祁山,從隴右大道迂回而進比較安全可靠。司馬懿知道,諸葛亮不從子午谷進擊長安,不是因為他想不到這條捷徑,而是不愿冒險作戰(zhàn),將蜀國本就不雄厚的資本作為賭注。所以諸葛亮用兵謹慎這一特點,對司馬懿而言印象至為深刻,這就成為諸葛亮空城計成功最為重要的原因。
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命鎮(zhèn)東將軍趙云、揚武將軍鄧芝率一路軍馬作為疑兵,由斜谷道出箕谷,擺出一副北攻郿城的架勢,以吸引魏軍。而諸葛亮自己則親率主力向祁山發(fā)起進攻。魏主曹睿派駙馬夏侯楙為統(tǒng)帥帶兵抵擋蜀軍。但夏侯楙從未經(jīng)歷戰(zhàn)陣,不過是個紙上談兵的庸才,很快就被打得丟盔棄甲,失了西北的天水、安定和南安三郡,三郡守將死的死,降的降。
曹睿委派大將軍曹真前往抵擋,又被諸葛亮設(shè)計殺得大敗虧輸,只好固守求援。魏國朝野震動。曹睿無奈之下,重新啟用罷免的司馬懿,讓他帶兵支援曹真,共同抗擊蜀軍。
司馬懿受命后迅速平定了上庸關(guān)孟達的謀反,穩(wěn)定了后方。提兵北上,來與諸葛亮鑾戰(zhàn)。司馬懿與諸葛亮都是智謀之士,對雙方的攻防要點都了然于心。聽說司馬懿帶兵前來,諸葛亮首先就想到了街亭這個戰(zhàn)略要地,而司馬懿進軍地點也是首選街亭,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街亭是秦嶺以西的一條重要道路,為通往漢中的咽喉之地,魏軍只要攻占街亭要路,便能斷了蜀軍糧道,隴西諸郡蜀軍就無法守住,而且可以順道前攻陽平關(guān),威脅漢中。如此祁山大營和斜谷道的蜀軍就必然回撤,那時只要埋伏在山中小道,一定可以擊潰無心戀戰(zhàn)的蜀軍,大獲全勝。如果蜀軍堅持不退兵,魏軍可以抄蜀軍后路,截斷各個谷口,斷絕蜀軍糧道,不出一月,蜀軍就要徹底完蛋。但若是蜀軍守住了街亭,將魏軍拖在街亭一線,諸葛亮就可親率大軍到達郿城,而趙云一軍也可從箕谷突破曹真大軍,前往郿城與諸葛亮?xí)希粌H司馬懿大軍將處于腹背受敵的境地,而且長安也指日可下,魏國的首都將難保。所以街亭之爭,是雙方勝敗的關(guān)鍵。諸葛亮卻在此時犯下不可原諒的錯誤,那就是忘卻了劉備臨終前專門留下的叮囑: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恰恰選中了馬謖作為街亭這一戰(zhàn)略要地的主要守將,從而埋下了覆敗的禍根。
諸葛亮給了馬謖兩萬五千兵馬,并上將王平共守街亭。又恐兩人有失,派出將軍高翔引一萬兵馬駐扎在街亭附近的列柳城,隨時準(zhǔn)備救援馬謖??紤]到魏軍中有猛將張郃,諸葛亮又令大將魏延帶一支軍馬駐守在街亭右側(cè),作為援引,共衛(wèi)街亭。小小一個街亭,既非城池,又非關(guān)隘,諸葛亮派出了三支大軍前往防守,街亭之重要性可見一斑。盡管如此,諸葛亮還是內(nèi)心不安,要求馬謖到達街亭后,立即將安營下寨的防守地圖畫好送來審查。沒想到,事情還是毀在馬謖之手。馬謖自謂深通兵法,不聽王平勸告,于山上駐扎,結(jié)果被魏軍團團圍住,斷其水源,不戰(zhàn)自敗,還連累了王平、高翔和魏延,幾人被司馬懿打得大敗,只好退守陽平關(guān),準(zhǔn)備接應(yīng)各路蜀軍敗退漢中。
街亭一失,蜀軍便處于危險境地。首先,隴西好不容易所得的安定天水南安三郡無法固守,而三地軍民物資要撤回漢中幾乎不太可能,因為司馬懿很快就可以揮軍南下,到達祁山。其次,趙云一軍與曹真相持箕谷,此時撤退,曹真必然追擊,損兵折將似成定局。再次,諸葛亮的主力在司馬懿十五萬大軍的進逼之下安全撤退,實在是難上加難。在這個勝敗的緊急關(guān)頭,諸葛亮臨危不亂,平生第一次冒著生命危險,使出了空城計,確保了蜀軍的全身而退,將街亭之?dāng)〉膿p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聞報街亭失守,諸葛亮立即作了撤退的全面部署。先是讓關(guān)興和張苞各帶三千兵馬前往北面的武功山埋伏,魏軍路過時,只鼓噪?yún)群?,以為疑兵之用;然后讓馬岱、姜維帶著一支勁旅埋伏在山谷之中,截擊追來的魏軍,等到各路軍馬全部安全撤退后,再收兵返回。同時派人通知趙云和鄧芝,讓他們設(shè)法安全撤軍。又讓大軍收拾行李準(zhǔn)備撤退,令張翼帶兵去修理劍閣的道路,以便于大軍從漢中撤回成都。最后,派人組織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的官吏軍民迅速南撤,還不忘遣心腹之人接上姜維的母親一道。
分撥停當(dāng),諸葛亮身邊只有五千軍士,大將一個都沒有,只有一些文官陪同。因為西城是蜀軍的錢糧屯聚之所,諸葛亮帶領(lǐng)所有的人員退到西城,并先派兩千五百軍士運糧先撤,如此一來,小小的西城只有兩千五百個能作戰(zhàn)的軍士了。眾人知道這個情況后,都嚇得面如土色。諸葛亮繼續(xù)沉著地進行布置:城頭上偃旗息鼓,所有士兵守住城中各處,有擅自出入和高聲喧嘩者,立斬不赦。大開四個城門,每個城門配備二十名軍士,都扮成老百姓,打掃衛(wèi)生,不準(zhǔn)妄言妄動。然后,諸葛亮披鶴氅衣,戴華陽巾,打扮成高士的模樣,攜琴一張,在城樓上憑欄而坐,焚香彈琴,兩邊各立一小童。此時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已到,見此情景,不敢擅動。即報主將司馬懿。司馬懿飛馬前來,果見諸葛亮端坐城頭,安靜彈琴,笑容可掬,左邊童子手捧寶劍,右邊童子手執(zhí)塵尾,仿佛神仙中人。而城門口有二十個百姓正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聽琴良久,但覺琴聲悠揚,彈者心靜如水,又見城中半日毫無聲響,掃地百姓沒有半點破綻,疑心越來越重,傳令立即往北退軍。
司馬懿兒子司馬昭問他何故退兵,這看起來好像是諸葛亮故弄玄虛。司馬懿解釋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會冒險守一座空城,里面一定有埋伏。若是冒險殺進去,必然中計。
見司馬懿大軍撤去,諸葛亮撫掌大笑。眾人嚇得魂飛魄散,奇怪司馬懿大軍到來,為何不大舉進攻反而急忙撤退。諸葛亮笑著說,司馬懿知道我一向謹慎,猜想城中必有埋伏,所以匆忙北撤,而北邊的山谷中關(guān)興和張苞兩位將軍正在等待他們呢!我是因為街亭丟失,迫不得已才用了這個險招。如果當(dāng)時就逃跑,就憑這點人,跑不了多遠就會被司馬懿生擒。那樣豈不更加危險?雖然暫時退了,但司馬懿很快又會追回來的,得趕緊棄城走了。眾人聽后無不嘆服。
司馬懿往街亭方向退兵,道旁鼓聲震天,殺聲四起,山谷回響,不知有多少蜀軍埋伏其中,魏軍嚇得丟掉盔甲輜重,趕緊逃跑。關(guān)興張苞也不追趕,撿獲許多物資,慢慢退回漢中。曹真聽說蜀軍敗退,派軍想來撿個便宜,結(jié)果被早就等候在叢林中的馬岱姜維軍殺得拋頭鼠竄而去。這路蜀兵也從容而退。趙云引軍打了個漂亮的伏擊戰(zhàn),斬將立功,獲勝后徐徐撤入漢中,未折一人一騎,軍器輜重完好無損。至此,蜀軍的五路人馬,除了守街亭的一支損失慘重以外,其他全部安全撤離。司馬懿后來帶兵追至西城,詳細詢問當(dāng)?shù)匕傩?,才知?dāng)時的西城只是座空城,關(guān)興張苞也只有幾千人馬在虛張聲勢。司馬懿不由仰天長嘆:“吾不如孔明也”。但其實從戰(zhàn)略上來說,還是司馬懿獲得了全面勝利,因為他不僅收復(fù)了隴西三郡,還擊退了蜀軍,保住了長安,化解了一次重大危機。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為街亭之失導(dǎo)致失敗,大好形勢毀譽一旦。但在失敗中卻保留了有生力量,將損失降低到最小,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這不能不歸功于諸葛亮大膽地使用了空城計。
當(dāng)?shù)弥滞な睾?,諸葛亮完全有時間有實力安全撤兵,當(dāng)時他身邊還有馬岱姜維關(guān)興張苞張翼等一干將領(lǐng),軍士最少也有兩三萬人,憑著他的智慧,逃走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此一來,一路上必然要遭到司馬懿的追殺,人員和物資損失不可估量。而且隴西三郡的官吏軍民一個也走脫不了,存儲于西城祁山等地的錢糧器械也要歸于敵手。那將是一種災(zāi)難性的失敗,蜀國本就人才凋零物資匱乏,無論如何都經(jīng)不起如此巨大的摧毀,第二次北伐也將遙遙無期。
諸葛亮敢于使用空城計,一方面是迫于無奈鋌而走險,希望盡量減少己方的損失;另一方面,他也算準(zhǔn)了司馬懿不會輕易相信自己敢冒如此風(fēng)險。而且他故意將西城四門大開,引起司馬懿的懷疑,自己又神情自若地撫琴微笑,進一步強化司馬懿的狐疑之心。所謂技高人膽大,諸葛亮終究還是賭贏了。但這種冒險,諸葛亮畢生僅有一次,畢竟賭注過于巨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