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名字這并不是我喜歡的電影類型。之所以選這部做為娃睡后的精神糧食,有一部分原因是寶爸奚落地說:你能看得懂嗎?他這樣說事出有因,因為他對我的印象還停留在大學時期。對,我們就是大學開始談戀愛,然后跨越了重重障礙結婚生娃。那時候我們學校有個電子閱覽室,有非常非常多的電影DVD,只需要幾塊錢便可以對著電腦屏幕看一場名著大片。那里自然成了我們經常光顧的場所。只不過在選片上我倆經常出現分歧,他比較喜歡歐美風,每每看得熱血沸騰,而我往往昏昏欲睡。我必須承認我當時的淺薄,當然現在也不夠深刻。出身農村的我除了學習就不會什么別的了,知識面和視野窄得可憐,異域文化于我仿佛另一個世界的事兒。
經過大學的熏陶和洗禮,再加上工作后的自行補課,對國外的電影也由排斥到可以看懂再到欣賞以致喜歡。所以看比利林恩其實是沒什么壓力的,唯一的難點是不那么喜歡戰爭片。
本部影片的背景是美國對伊戰爭,主人公是19歲的大兵林恩,林恩的姐姐因嚴重車禍毀容,骨盆碎裂,還未出院便遭男友拋棄。林恩一怒之下砸了他的豪車,只能選擇參軍來彌補過錯(大概是這個原因)。
在一次和敵人的交火中,林恩所在的B班大獲全勝,成了國家英雄。影片所展現的是他們回國后以英雄的身份參加一次全國橄欖球比賽中場表演,這應該是他們一生中最為光彩閃耀的時刻。然而他們所遇到的人,從代理人到橄欖球俱樂部經理,再到賽程的工作人員和現場觀眾,都未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甚至是嘲諷奚落和拳腳相向。他們從戰火中走來,有幸沒有戰死殺場,尤其是林恩,曾和敵人貼身肉搏,命懸一線,曾親眼看著一個活生生的人在自己的匕首下喪命,殷紅的血液汩汩流淌。他當時在想些什么無從可知。而這一切別人也無需知曉,在絕大多數人眼中國家很安全,戰爭是一場刺激的故事。
眼前是歌舞生平,激情四射。記憶卻不斷閃回到硝煙彌漫的戰場。也許真的只有那里才最安全。他們必將終生孤獨。
李安說,這是一個關于愛、勇氣和忠誠的故事,一個年輕人終于在這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很喜歡死去的班長和林恩的對話,充滿靈性。這是李安一貫的風格。只是具體的對話已不能準確復述,明天補上。
我最大的收獲應該就是對戰爭的思考吧,思考才能使人進步!時間關系所寫并不完善,明天繼續!
打卡第三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