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075 BY 劉璕
《游戲力》這本書與其是說教孩子的還不如說是教父母如何成長的,這是我刷新三觀認知的,這本書2年前全職帶孩子的時候就看過,那時只是建立了這個概念,有著意識讓孩子在游戲中表達自己,但孩子當時太小互動不多,沒有實操機會?,F在女兒3歲了,加上春秋交替,肺熱咳嗽晚上又不愿蓋被子,感冒一直處于收尾的狀態,因為不懼怕醫生爺爺,我們營造了一種醫生爺爺很慈祥的形象,所以自己主動選擇去看醫生爺爺,吃中藥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用一種什么游戲的方式和女兒吃藥呢?于是選擇捉迷藏,加上小豬佩奇的橋段,捉到了就喝兩口,簡直是一場高強度的鍛煉,不過這招用了2次效果就打折扣,還得出奇招才行。另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周末很忙,我還有10多件代辦事宜,包括購物清單都得一一挑選,難免毛躁,有點著急,父親勸慰我也異常著急。女兒學著父親突然說了一句話“媽媽,不要著急”我瞬間就平靜下來了,100%的治愈效果,智商又恢復原有水平了,有女兒就是好,媽媽的小棉襖。
絮叨了這么多,我把得到對這本書的解讀文稿附在下文,供自己檢視,做一個有趣的媽媽!
關于作者
勞倫斯·科恩博士,是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兩個孩子的父親,同時也是一位資深兒童心理醫生。他專注兒童心理和親子關系,曾獲美國國家親子出版獎金獎。在長期與兒童相處互動的過程中,他發現游戲是兒童的一種特殊語言,兒童在游戲中表達出了極其豐富的內容,比如負面情緒,比如對愛的渴望等,并且借由游戲來滿足和發展自己。
關于本書
《游戲力》這本書的原書名是playful parenting,代指一種會玩會游戲的父母,他們能夠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聯結,去喚醒和打動他們。在本書中,作者所代指的“游戲力”并不僅僅是“做游戲”,而是指以游戲的方式、以游戲的心態,以輕松幽默的互動,幫助大人和孩子建立親密聯結,獲得共同成長。作者從兒童心理的角度出發,闡述了游戲力對孩子的巨大作用,以及如何有效開展游戲力。
核心內容
孩子的不良行為背后都有深層的內在需求,通過游戲力可以有效引導孩子,激發孩子的合作與勇氣。勞倫斯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和案例,詳細地講述了游戲力是如何發揮作用,以及如何在孩子面臨問題時開展游戲力。
一、游戲力養育方式的價值
在作者看來,游戲對于我們大人來說,只是一種娛樂和消遣,但對于孩子來說,游戲是他們的天性,也是獲取成長的主要方式。他認為這些事情之所以困擾我們,并不是孩子不聽話不配合,而是我們沒有找到和他們建立聯結的有效方式,因此陷入了抱怨和指責的怪圈。這時,如果有一種方式能夠解救我們,無疑就是游戲力。游戲力的價值,我們可以分為三點來論述。
第一個價值,就是培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讓他們充滿活力與能量。在這里,作者把孩子的內心需求,比作一個杯子,需要源源不斷地注入水來保持充盈。當孩子累了或者傷心時,或者對父母失望時,代表杯子要空了,需要我們加水;一旦加滿水,他們就會活力滿滿地去探索去嘗試。有安全依附感的孩子,有時候僅靠想象一下自己的父母,或者安慰自己,和其他同伴保持聯結,就能夠蓄滿杯子。他們在長大后,還可以通過學習新知識、發展興趣等來蓄滿杯子。游戲力就是很好的續杯方式。
游戲力的第二個價值,是使孩子更易于理解周圍的世界,培養自信和力量,并遵守一定的社會規則。在本書中,作者一直建議父母讓孩子贏,然后慢慢加大難度。這個過程就是在游戲的歡笑中,演示了如何面對困難。還有的孩子說臟話,作者就采用說反話的游戲引導,孩子為了和作者對著干,就不再說臟話了。這些都可以既能夠滿足孩子自信心,又能夠讓他們配合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說,游戲力的價值,在于讓孩子獲取力量感和自信心,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范自己的行為,避免了家長阻止孩子、而孩子激烈對抗的局面。
游戲力的第三個價值,是讓孩子從情感的受挫和內心的無力感中,得到康復和撫慰??梢哉f游戲是孩子的本能,他們無意識地玩游戲恰恰能反映出最真實的內心和情緒。有的父母只看到孩子的不良行為,就覺得心煩苦惱,卻看不到孩子當時可能會累積起來的無力感。我們可以利用游戲力的方式,和孩子做游戲來平復。
除了這些,作者還認為孩子還可以在游戲中獲取認知和技能,提升綜合能力,培養堅定和樂觀的品格等等,可以說,游戲就是孩子成長最基本的形式。
二、作為父母,如何有效地開展游戲力
游戲力作為一種養育方式,聽上去主角好像是父母,但實際上作者在論述游戲力的開展過程中,我們會發現真正的主角是孩子。父母的作用,是在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給孩子提供游戲的氛圍,這時孩子會很樂意尋找適合自己的游戲方式。
第一個步驟:覺察并發現孩子需要游戲的時機。最典型的就是孩子行為異常,搗亂,拒絕合作,這些都表明普通的溝通可能無法奏效,而需要結合游戲力進行。除了孩子的需要,父母在一些情況下也需要使用游戲力。比如感覺實在想不出辦法來教育孩子,或者感覺非常疲憊,對孩子無可奈何時。及時覺察孩子和我們自己的狀態,能夠幫助我們恰當地使用游戲力,而避免出現一些情緒對抗。
第二個步驟,就是選取適合孩子和當時情境的游戲。比如打鬧游戲可以幫助孩子使用和掌控自己的力量,他們看似在練習攻擊,實際上也是在拿捏攻擊時如何不傷害到別人的分寸,這是對自我的約束與掌控。而角色置換游戲可以幫助孩子釋放情緒。這些游戲有豐富的深廣度,可以自由發揮,非常適合孩子。作者還建議不要給男孩和女孩的游戲進行設限,他們都需要保持聯結的游戲,也都需要增強信心的游戲,鼓勵男孩表達情感,幫助女孩獲得力量感,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個步驟,就是要注意我們在游戲中發揮的作用,一開始是要跟隨孩子,讓孩子充分主導游戲。游戲,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是否享受其中,專注且大笑,才能確定游戲力是否運用成功。因此,放下我們架子,放下我們心里的更多好主意,跟著孩子去做游戲吧,全心投入時,我們和孩子都會得到很多聯結和樂趣。
第四個步驟,當孩子已經享受游戲的樂趣,但需要擺脫困境或者突破自己時,必要的時候我們要主導游戲。主導游戲就意味著我們要進行適當的干預,為他們創造更適合他們的游戲。
三、游戲力中遇到的一些困境和解決辦法
第一種困境是父母的杯子空了或者不喜歡孩子的游戲。作者建議,我們要先給自己續杯。我們需要做的是先覺察自己的情緒,然后接納自己,接納自己偶爾的不樂觀和無力感,在內心安慰自己,然后在慢慢平復時再嘗試采取行動來改善自己的情況。
第二種困境是:孩子負面情緒激烈、大吵大鬧,無法溝通。當孩子負面情緒太激烈時,也許會發脾氣,表達憤怒,這時他們最需要一個冷靜的家長。而一個比他們脾氣更大的家長,只會養出兩種孩子:一種是壓制而懦弱的,一種是情緒容易失控的。冷靜的家長會耐心分析孩子情緒背后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和孩子一起想辦法,還可以商量一下如何更好地表達情緒,否則僅僅接納情緒,無法讓孩子走出情緒的困境。這樣一來,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也會慢慢提高。
第三種困境:孩子不守規則、把我們激怒時,我們甚至想要懲罰和威脅孩子時,作者給出的建議是,我們要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覺察當下的規則,以及我們和孩子的行為。這些可以考慮到的新角度有很多,比如我們先暫停自己當下的活動,與其他人做簡單的交流來舒緩;也可以與孩子重新聯結,可以擁抱或者表達感受,還可以全家人一起討論想辦法。
第四種困境,是多個孩子之間的復雜游戲。對于多子女的情況,并不是每個子女的需要是均等和完全一致的,最重要的是滿足他們各自的不同需求。作者還提到了家庭互動的模式,這種模式隱含著每個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歸屬感,這同樣需要我們在游戲中進行尋找與磨合。
金句
1.在本書中,作者所代指的“游戲力”并不僅僅是“做游戲”,而是指以游戲的方式、以游戲的心態,以輕松幽默的互動,幫助大人和孩子建立親密聯結,獲得共同成長。
2.作者把孩子的內心需求,比作一個杯子,需要源源不斷地注入水來保持充盈。當孩子累了或者傷心時,或者對父母失望時,代表杯子要空了,需要我們加水;一旦加滿水,他們就會活力滿滿地去探索去嘗試。
3.游戲力作為一種養育方式,聽上去主角好像是父母,但實際上作者在論述游戲力的開展過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孩子。父母的作用,是在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給孩子提供游戲的氛圍,這時孩子會很樂意尋找適合自己的游戲方式。
4.冷靜的家長會耐心分析孩子情緒背后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和孩子一起想辦法,還可以商量一下如何更好地表達情緒,否則僅僅接納情緒,無法讓孩子走出情緒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