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年輕人,你憑什么不加班》這篇10w的爆款文中的金句和“曬點”
先來看下總體故事的邏輯框架
一
點明主題
文章的開頭,作者就用了一個金句。你在未來某一天成功后。一定會感謝當年苦逼加班的自己。
這一句有三個敏感詞,成功、感謝、苦逼。
加班苦不苦,苦啊,說出來都是眼淚啊。苦逼一詞引起讀者共鳴。成功是人內心中的渴望。成功是什么帶來的呢?苦逼。所以要感謝加班。直接一波小高潮來刺激讀者。
二
說明原因
作者跟你說,你為什么要加班,加班對你有什么好處?加班的原因是為你好。
有沒有人不加班的?有。作者很明確告訴你可以不加班的是那種人。這里會帶動讀者反思,對比自己是不是這種人。側面強調加班。
接著,金句又來了。不加班的青春,其實挺沒意思的。
直接暴擊啊,什么叫挺沒意思。作者按照他的邏輯往下帶。沒有直接說加班好,而是反問不加班,那你都去干什么呢?
作者舉例。去逛街,可以的,結果因為沒錢,花了三個小時因買到便宜三百塊的貨而高興。你的時間不值錢。
去旅游,可以。只能窮游,自己就算了,如果帶上父母或者愛人,沒面子。
每天和不同朋友唱歌吃飯,可以。能天天有時間跟你混的,多半也強不到哪去。金句結尾,吃再多的飯,也吃不出年入百萬;唱再多的歌,也唱不出一個美好未來。
不加班能干啥都告訴你了,都可以啊,這結果是你想要的嗎?不想要,好的,去加班。
三
加強證明
加班,不加班好處壞處都告訴你了,大部分人不加班的原因是什么?平衡上班跟生活。作者用肯定的態(tài)度告訴你這是雞湯,增強感染力度。
如果年輕人或者職場新人真的聽了這種雞湯,那么恭喜,你成功把自己打造成為了一個未來的平庸者
接著往下,作者除了肯定態(tài)度告訴你,用關愛者的角度去闡述這個問題。為什么平衡上班跟生活是雞湯。不想你被欺騙了。
自己說服力不夠怎么辦?舉例,用名人的經典名言來驗證,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名人都說過了這話是不是夠有說服力。
四
回歸主題
最后回到主題加班。告訴你加班是苦的,但是它帶來什么美好的結果。更是用作者親身的例子來舉例證明告訴你。
結尾句:老板都還在加班,你憑什么下班。老板們看到這句會有強烈的認同感。
這樣的文章,為什么會爆呢?
總結
一、題目符合當下的熱門話題,讓人有興趣去閱讀。
二、金句頻繁,強烈的刺激讀者感官。
001 內含敏感詞匯(成功,收入,懶人,閑人,圈子等)
002 數(shù)字對比,易于讀者記憶(三小時,三百塊等)
003 肯定語氣態(tài)度鮮明
004 反問語氣,實則更加肯定
005 對仗語句更有沖突感,例如,不是。。。而是。。。
006 不斷強調主題
三、文章排版干凈利落,方便手機閱讀。
四、邏輯思維強,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講故事方式讀下去。
五、內容正面積極,讀者愿意轉發(fā),隱形曬加班的優(yōu)越感。
六、增加認同感讓人愿意去轉發(fā)。
自我總結
爆款文大部分是故事加金句。
這股風潮影響剛開始寫作的寫手,我們也都按這個套路出牌。為什么?
因為他火嘛,我就想寫嘛,對吧,但是問題來了。金句需要很強的提煉能力和很豐富的生活閱歷,而故事又需要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
像我這種初學者,切記不能著急,先去積累,厚積薄發(fā),終一天也可以寫出自己的爆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