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7.13 ?5:00-6:30 am
人物:易仁永澄&伙伴們
共讀內容:<行為與注意力>分析閱讀
請參考:永澄共讀0713 Day 14 by林霜降? (感謝小伙伴的筆記)
老大深陷知識阻塞之中~困于希望能給出一個系統1和系統2處理注意力的框架,此框架能自洽后文的內容。演示結構化。
我們都擔心被問:“這個部分你看懂了嗎?!庇X得自己看懂了,然而每次老大講完后,都覺得自己讀的是假書,所有的懂都是淺層次的假懂。
【共讀收獲】
一、注意力會產生錯覺
請看視頻:The Monkey Business Illusion
What this video shows us is that our brains will naturally filter out any information that doesn’t seem relevant to the task we are concentrating on.
The Invisible Gorilla reveals the numerous ways that our intuitions can deceive us, but it's more than a catalog of human failings.Our minds don't work the way we think they do. We think we see ourselves and the world as they really are, but we're actually missing a whole lot.
拓展: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An English-language metaphorical idiom for an obvious problem or risk no one wants to discuss, or a condition of group think no one wants to challenge.
(“房間里的大象” 用來描述人人都不愿談論但又顯而易見的話題,而“看不見的大猩猩” 則是一個重要緊急的話題,本應重點討論卻忽視了它。)
如果你將原本應分配給某些活動的注意力分散開來,如果分散掉的注意力有限,還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你想透支你的注意力,將其過度分散到其他事情上,結果就會失敗,從而產生注意力錯覺。專心注意某一點時(由上而下,前額葉全力支配注意力),大腦將所有資源都集中在一點,大腦對周邊其他事物的處理能力就會轉成自動化模式,認為一切都在預期之中,不會有什么奇怪的事發生。因此,這時周圍出現不合常理的問題,我們也會視而不見。產生不注意盲視。
因為自己看到題目是“看不見的大猩猩” 就下意識讓自己去注意那只所謂看不見的大猩猩,從而我看到了,而且覺得特別明顯,也看到了幕布顏色變化,但是沒注意到黑隊離開了一個人。這是個知識的詛咒,我已經知道了,就無法完全支開注意力去忽視它,已經產生意向直覺,注意力一直在系統1投放注意力,無法自主控制,從而一定看到猩猩。
【自我聯系】
1. 你所看到的都是內心的投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大腦里面的資料,并不等于外界真實的世界一樣。不以自己的內心投射冠于他人之上,每個人投射各有不同,提升自我理解力,不斷追求真實的世界。這從而可以解釋運用于生活上很多問題,比如:為何兩人爭論觀點不一?為何很難揣測他人心思?為什么自信能提高求職成功率?等等。
2. 在自我生活工作中不要忽視大象的存在,明明存在的問題,不應刻意的回避及無視,而去關注一些小事或者無關緊要的事情,而并不把注意力放在這個大物件上,直視生活中的沉默,直視生活中不被陽光照耀的角落和自己的軟弱。
二、思維模式
老大原文:
僵固式心智認為如果像我這樣的人——別人眼中的大神、老師在自己的課上面對他人提問,并不能夠立刻給出精準的回答,那看上去是特別可怕的事情。甚至一度會覺得這件事情太丟臉了。
但是成長性心智就會這樣理解:它會直面現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沒有什么可驕傲或者擔心和害怕的。因為它僅僅能夠代表你當下的狀態而已,如果你是一個成長者,你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所以你其實會發現我們面對不懂的問題就說不懂我們解釋不清的事情,就說不知道,然后我們不會停留在原有的狀態下固步自封,而是努力的去前行,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那這樣不就成長了吧,誰不是一點一點的從不懂到慢慢越來越懂呢?
看來,僵固式心智本身也是一種思維捷徑吧?
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徳韋克經過長久的研究發現,人們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一種是成長式思維模式,一種是僵固式思維模式。兩種思維模式有什么差別呢?
僵固式思維模式的人,會傾向認為智力等的能力水平是天生的。他們幾乎都會認為成功的標準是是否有完美完成任務,他們害怕犯錯,而且面對他人和世界采取防御的態度。
而成長式思維模式的人相信智力等的能力是能通過后天的努力而提升的。如果問他們覺得自己最成功的時刻是什么,他們會回答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難的時候;他們看重在過程中自己的努力以及獲得的提升,而不僅僅以結果論成敗。他們對于世界是探索的態度。
老大把共讀的伙伴都當成知識的戰友,勇于承認自己的不懂,和戰友們一起慢下來打通知識阻塞,完全的成長式思維模式的人!
【自我聯系】
1. 接納自我:接納自己的不夠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完美并不美,這才能走出局限,走出提升的第一步。
2. 元認知覺察:在成長過程中刻意訓練啟動元認知能力覺察自我所處的思維模式,及時修正。
3. 慢下來:不因趕進度而隨意跳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有時候為了趕學習進度作業進度而草草了事,費了時間費了精力,收效甚微。(比如今天就補了落下了三四天的法語作業,把喉嚨直接讀啞了,而且一心只想著補作業,沒考慮到知識點本身,這個坑一直告訴自己不能陷進去,可是一直爬得好辛苦~lulu丫lulu, 切勿心浮氣躁!掃地掃地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