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在你再也不能把身邊的當標準。
學校也好,那可怕卻又不能少的形式主義。
因為周二上海市級領導要來檢查,從兩周前的各種動工,刷墻、貼標簽、檢查寢室、樓下門面各種大整改…浴室壞了兩天才修好…好在忍受了這么久的油漆味,看到了很多欣慰的細節但又能干凈整潔多久。
學校的課尷尬地難以形容。認清現實后發現工作和學習是沖突的,大學城和辦公樓有著四個小時的距離,辛苦也不算什么,可憐的實習工資沒有關系,巴特沒挑戰,永遠重復,看不到未來發展空間,容易被機器替代,這些才是退卻的原因啊。
不同的老師肩負著不同的職責,輔導員關心獎學金和就業率,教授關心頭銜,老師關心工資,沒有人關心學生真正喜歡什么真正需要什么。偶爾出現一兩個好老師,因為看不到希望選擇更好更大的平臺了。這會一直這樣無可救藥的循環著嗎?
也許成績不錯還有獎學金可以炫耀,也許能力挺強經常收到夸獎,可是你知道嗎?一出去就low的不行還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