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朋友說:如果一個人沒有近距離感受過死亡,就很難體會生的現實意義。如果一個人沒有思考過死亡,就很難體會活的品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像和設計過自己的死亡,就很難體會人生的使命和愿景!
是啊,真好,若能自己設計那是多awesome的事啊!
不知為何,立刻浮現出《朗讀者》中《遇見》: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了人,有了生命。那么,那么當別人遇見了我,又會怎樣呢?
我真心發愿:周邊人能因為“遇見我而美好”!當我走時,送我的人是否多倒是無所謂,但我會希望享受那份真,那生命的鏈接,在追憶我時可以是美的...
這些天,雖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家中又有要事在身,但我卻會開始硬要擠掉點自己的睡眠時間,去支持一些人一些事...嗯,有了目標,人就是不一樣了。
我開始誠心地推“善風正悟”,希望更多的人對此了解,而能少走彎路,少一份焦慮,多一份安定。
我也想到了張偉對我說的,“顏”布施和“言”布施。于是我遇見每個人,都試著對他微笑,都試著去贊美!咱也不能啥都拖到死后再做呀……
哇,然后“鏡子原理”就真得來了!當我笑臉相迎時,原本不笑的臉也會對我微笑;當我贊美時,再不習慣表揚的人也會鼓勵我幾句。
我主持的第二次沙龍,分享的主題是:
我喜歡的人和我討厭的人。
每個人get到的點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筆記也各不相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更可貴的是,看到每個人有所觸動后,會在生活中去運用它,我真得覺得我特別幸福。
大家都不善鼓勵,卻能用眼睛去發現,用心靈去感受,用勇氣去突破。哇,然后“鏡子原理”就真得來了!彼此互相真心贊美:)看別人的種種不順眼,也能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改變從“心”開始,從“自己”開始!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