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在播客里聽到一篇有聲文章——生活需要有儀式感,感觸慎深,文章中提出的一些觀點與現在快節奏及浮躁的世態格格不入,但卻是我所追求的生活狀態,過儀式感的生活,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 ? ? 于丹也曾就儀式感寫過文章,與古人相比,今天的國人生活中似乎少了一些情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命中越來越缺乏儀式感。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有喧囂,雜亂,甚至沉淪,那這個時候的你就應該加入些儀式感,讓生活慢下來,添加些莊重感,這樣你的生活就會回味無窮。
? ? ?聯想到之前觀看的奧黛麗·赫本《蒂凡尼的早餐》里,霍莉穿著黑色高貴小禮服,在蒂凡尼精美的櫥窗前慢慢將早餐優雅的吃完的畫面在我腦海里久久浮現,簡單可頌面包與熱咖啡宛若盛宴,這也促使我養成經常和閨蜜周末去coffee店喝下午茶習慣,尤其是在小資味十足的上海期間,武康路,衡山路,福州路,淮海路,田子坊,新天地……這詩意般的儀式感,讓蒼白的生活熠熠生輝,同時也映照著獨自一個人在上海的美好時光,或許人人都愛蒂凡尼的早餐,但很少有人扭頭看看自己的生活是否需要儀式感。
? ? ? 我向來是覺得生活是要有儀式感,一個人也要好好好喝茶,努力獲得回報,遇到不同的節假日,一定要好好慶祝,約上三五好友,或者是做好一頓一個人的燭光晚餐,品著紅酒亦或cocktail。或許有些人覺得矯情,但于我而言,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付出,值得我們這樣莊嚴的對待自己,這是對生活深深的熱愛和幸福的敏感。缺乏必要的儀式感,生命中一些特別的瞬間就會在轉瞬即逝中錯過,心不在焉的生活,自然就沒有美好的瞬間,不能享受當下,又哪來的美好的獨一無二的回憶呢?
? ? ? 古人“沐浴焚香,撫琴賞菊”,這是怎么一種美好的儀式感呢,我認為在這背后是對生活深深的熱愛,令人動容。現代的我們即便做不到如此周到,那至少可以讓生活變得慢一些,莊嚴一些,這樣生活就會更色彩斑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