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刻對我而言都是處刑—影評:《海邊的曼切斯特》

影片海報

在看之前,因為學英語的原因,在app上做過這部電影的一些片段的配音。在配預告片的時候,BGM讓我誤以為這是一部浪子回頭或者叔侄最后開心地生活在一起皆大歡喜的治愈電影。emm...還好不是這樣。附近常去的影院都沒有排這部片子,所以坐公交去了數公里以外的嘉里中心,差點沒找到入口。后來看到網上的評論,才知道這部片子只有在文藝片聯盟的院線才有排片。

影片一共137分鐘,以緩慢的節奏講述了Lee Chandeler在哥哥Joe死后無奈地回到家鄉處理后事,安置侄子的過程。在倒敘中不斷插入李離開曼切斯特之前的經歷,交待這個男人痛苦的過往。

李沉默寡言,克制,冷漠,不擅社交,對誰都說不出好聽的話來,對周遭的一切極度敏感,一觸即發。面對死去的哥哥和失去父親的侄子,Lee張口閉口都是關于錢。對待侄子也是態度粗暴,一點即燃。甚至大多數的時候,侄子Patrick對待事情的處理態度都比Lee像個大人。面對哥哥事先沒有商量好的安排,或許Joe是出于好意,想讓Lee回來解開心結,但Lee始終不愿意回來,因此拒絕當Patrick的監護人。另一方面通過插敘的方式,觀眾不斷深入Lee過去在曼切斯特的生活,曾經他是一個幸福的人,有很多朋友,有個很好的妻子和三個可愛的孩子。

然后我們發現這個人犯下了無可挽回的過錯,雖然他的行為構不成犯罪,甚至法律不會追究他的責任,但無可辯駁的,的確是他的行為間接導致了三個孩子的死亡。

在大火后的廢墟中,當消防員抬出裝著孩子尸體的黑色尸袋時,從旁觀者的角度,Lee變成了一個難以饒恕的人。而這之前我們極力為主角找的各種理由都變本加厲地變成了對這個人的厭惡。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Lee因為所做的一切,每天活在痛苦麻木之中。從某一些細節可以看到Lee在這件事中所經受的折磨,拒絕監護人的身份,電話中聽到Randi懷孕時的失態,到后來在酒吧中失控打架。

在街上,Randi和Lee在街上談話的那一段,Randi難以抑制的淚流滿面其實從側面讓我們看到了深陷罪責之中的Lee,Lee一再克制然而此刻也難以忍受這種處刑落荒而逃。到達極限的Lee Chandeler終于無法承受一切,說出“I can't beat it.”

即使到最后,Lee還是沒有成為Patrick的監護人,他仍然無法從他的過去走出。不是所有的過錯都可以被原諒,因為做錯的事情無法重來,已經產生的傷害無可消除,有些人只能永遠生活在自責和痛苦之中,默默忍受每一天的處刑。

故事雙線敘事,處理得當,過去恰當地折射和解釋Lee現在的一切行為,并逐漸在觀眾心里揭開這個男人的真實面目,在同情的時候告訴你這個人有多混蛋,在你為這個人所做的一切感到難以忍受的同時,又讓你看到這個男人被過去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樣子。作為觀眾,心情是復雜的,但又難以簡單地說出同情。

犯錯的人并不能消弭他所犯下的一切,他只能承受這一切,無從躲避。就像沒有抓住的棒球,必須撿起來,再次彈跳。

影片中有很多非常細膩的部分,很多呼應的細節,例如初到波士頓面對空蕩蕩的屋子,Joe執意為Lee買家具,與結尾部分Lee要在新地方添一些家具,這樣Patrick假期的時候可以過去住。一開始開船的Joe與后面Patrick開船,以及最后Lee和Patrick像以前一樣在海上釣魚。

影片整體來說是平穩的,沒有過多的起伏,前期的鋪墊,到后面逐漸掀起的高潮,這個高潮并不過分,甚至算得上平和,一如真實世界所會發生的那樣,不會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發生,生活的本質不是戲劇性。主人公并沒有在這場戲中完美解決內心的痛苦和沖突,得到生活的救贖,也沒有一個完美的方案出現讓一切變得皆大歡喜,它讓給我們看到真實的一面。而在結尾有一些情節,暗示Lee發生的細微的改變,也許之后會變好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多次出現的景色的畫面,冬天冰冷天空下灰色的樹枝和暗淡的房屋,平靜遼闊海面上孤獨的島嶼,暴風雨侵襲下顛簸海浪上搖搖欲墜的船只。每一幀都非常考究,恰到好處地折射主人公的內心,并且為觀眾提供留白的空間。

還有一些很美的場面,傍晚海面上絢麗的晚霞,原處潔白的燈塔,但在總體色調的控制上仍然是冷色調。和這些畫面相比,海邊圍著廢舊鋼鐵的鐵絲網,到處是積雪看起來凌亂不堪的小鎮,開車路上道路兩旁沉悶的樹林,這些場景顯得非常真實,使得整個影片仿佛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