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在我們身邊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從上學到上班,開會到約會,遲到的情況屢見不鮮。
只要稍作觀察就會發現,準時的人總是準時,遲到的人總是遲到,甚至遲到得相當準時,有的每次就差一分鐘;有的錯半個小時;更加可怕的是不計時遲到n個小時。
并且,遲到得理由非常統一:起晚了、堵車了、走錯路了、忘記什么了、家里突發什么事了、突然得病了,總之,讓你非常不爽又無法責備。
總是遲到的人被劃分為“不靠譜”之列。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習慣性遲到屢屢發生呢?
一、不擅長規劃時間,對時間沒概念。
每個人一天24小時,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有的人會很樂觀的估算自己的時間,安排很多事情,但結果總是事與愿違,一件事稍有拖延,之后的事就稀里嘩啦,超出自己的掌控。
你是不是習慣在正式開始工作前,或者睡覺前刷一會兒朋友圈,或逛一會兒淘寶,但一不留神,時間就匆匆過去2個小時,工作還沒進行,按時睡覺的計劃又一次被攪黃。于是,你不得不占用或壓縮后面事情的時間,效率質量低和遲到是可想而知的。
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心理學家發現,遲到會使等待的人必須被迫不停的想到遲遲未到的人,無形中達到引人注意的效果,他們更注重自我而不太在意別人的等候。
還有一些人因為早到就可能在那里空等,沒有效率,所以因不愿意等待而遲到,但卻完全不在乎等待的人是否會空等。
遲到從本質上講,是對時間契約的違背。不論何種原由,都會對契約雙方造成極大的損失。
約好的事情無法按計劃正常開始。等待的人不但要忍受精神上的焦慮,還必須為完成約定的事而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時間成本越來越高的現如今,無異于謀財害命。無數次看著表,希望遲到者快點出現的心態,既有無盡的沮喪,又被時時提醒對方是個根本就不尊重你的傲慢家伙。
相反,我們來看看遲到者,看似沒浪費一點時間,還占用了他人的時間,按說應該是獲益者,實則,損失更大。
首先,隨著遲到時間的流逝,人們會一遍遍的想起那個不守規矩,沒有信用的遲到者。誰也不愿意和一個沒有信用,不顧及他人感受的自私家伙共事。因此在你未來的人生路上,天然設置了一道屏障。除非不得已,否則沒有人愿意和不尊重自己的人合作。看到這里,是不是有錯過幾個億的感覺呢!
再仔細觀察一下因掌握不好時間而經常遲到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你會驚訝的發現,完全沒有章法,凌亂不堪。連時間契約這個合作中最容易達成的事情都做不到,還指望能做成什么大事?
讓我們再來看那些經常準時的人是怎么做的吧。
查理芒格-投資界教父,沃倫巴菲特生意場上的黃金搭檔,兩人聯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記錄。
查理芒格喜歡與人早餐約會,時間通常是七點半。記得第一次與查理吃早餐時,我準時趕到,發現查理已經坐在那里把當天的報紙都看完了。第二天約會時,我大約提前了一刻鐘到達,發現查理還是已經坐在那里看報紙了。到第三次約會,我提前半小時到達,結果查理還是在那里看報紙,仿佛他從未離開過那個座位,終年守候。
我們再來深入觀察遲到者的心態。在著急慌忙的趕時間的同時,伴隨著極度的焦慮、懊惱,路上任何不順的小事都會無數倍的放大,破口而出的謾罵,額頭上的汗珠,充血幾近失去理智的大腦都在消耗掉你的精力和能量。
當千辛萬苦到達目的地,自責的不斷道歉,說對不起,以求獲得原諒,并不能消除變相索取別人時間的本質。習慣性遲到使大腦不斷重復你是個索取者和過錯方,逐漸增強的負面能量正在不動聲色的蠶食掉你的正常心態和未來。
相反,與遲到帶來的各種負面情緒相對應的是從容。從容是不急不躁,理智包容的看待問題,胸有成竹行事的一種境界。
避免遲到,達到從容,就要做到克己自律,剪除掉多余的枝干,保證時間、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經常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體會別人的難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好規劃,提高效率,不斷精進,不斷完善,實現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