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這個主題。看下來三點收獲。
一個是,極其功力的少讀書。我理解是帶著問題學,學以致用,很有效率。想來這中有點象查字典似的讀書方式,可能工作中用得多吧。
第二個反思是,是不是平時娛樂、舒適性強的書,喜歡看,所以看得多。 “爬坡"類,及心智提升類的書,比較燒腦,看得少。或者干脆擺在書架上吃灰了。要調整讀書的結構。
第三個是關于費曼技巧。 “通過教別人自己來學”教學是學習金字塔中最高效率的一種方式。教學相長嘛。
分享一個小故事。
小朋友喜歡涂涂畫畫。我就給他在市少年宮報了一個周六的美術班。到第一天上課進教室,我驚呆了,天哪,一個大教室,50名同學。
美術課
50個5-7歲的小朋友,你想想,那得是多少只鴨子嘎嘎叫的分唄,聲音此起彼伏,且喋喋不休的。一個短發中年女老師,渾厚的女中音,美聲唱法的底氣在說話,“小朋友們,眼睛一動不動看老師,眼睛一動不動看老師,眼睛一動不動看老師”教學用的是排比句,真真做到了重要的事情,講三遍!或者以上!想來是很多年練就的功力,也怪難為她的。
我們家離少年宮遠,到教室的時間每每沒有前排的座位,于是我有點擔心,兒子在后排沒辦法完全聽到老師講課。課后作業的時候,有意想試試他接收的程度。就說我看你們今天畫的色彩特別漂亮,媽媽也想學,你可以教教我嗎。兒子爽快地說:可以啊。于是我們鋪開工具和畫紙。他真真拿出小老師的氣派,開始“教”我。先拿粉筆在家里小黑板上示范了畫的內容、布局。我提問題,他還都能應對。然后,開始作業,他也畫。我也畫。他一會兒畫,一會兒停下來看我畫,指導我說“我跟你說,第一、巴拉巴拉,第二巴拉巴拉。我于是又提問題,說你看我這樣,可不可以?。他想想說,可以啊。我們就又各自畫起來。
我于是想。原來他有學到。
上學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