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無意中看到這樣一則小故事,故事名字就叫《關于魚和魚竿》。
? ? ? 一位施主來到寺廟想請教高僧關于“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的道理。因為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很久。
? ? ? 高僧問這位施主:"一根魚竿和一筐魚,你選哪個?"
? ? ? 施主回答:"我要一筐魚。"
? ? ? 高僧搖頭笑道:“施主膚淺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道理你懂嗎?魚你吃完就沒了,魚竿你可以釣很多魚,可以用一輩子!"
? ? ? 施主淡定且不屑的補充說:"我要一筐魚之后把它賣了,可以買幾根魚竿和一副麻將。然后把魚竿租給別人,收租金,再約到他們一邊釣魚一邊打麻將,還可以收租金錢,所以,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魚。
? ? ? 這個故事看完,我在想,那到底誰說的對呢?
? ? 答案是,得看情況而定。
? ? 個人見解,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或是這個道理而言,它沒有錯,它能讓人們流用幾千年,肯定不是浪得虛名,如果它真有問題,那也早被我們的前輩圣人所發現了,那還輪到我們來發現呢?不是嗎?
? ? ? 就以上小故事而言,高僧說的肯定沒錯。有了魚竿,還怕沒有魚吃嗎?有了第一付魚竿,就可以釣上更多的魚,再把這更多的魚拿去賣了,接下來就會有第二付魚竿,、第三付、第四付……接下來就可以把魚竿租出去收租金了。就商業角度而言,這是最靠譜的。
? ? ? 而施主說的有N多不確定因素在。你確定把魚賣了就能買好幾個魚竿嗎?萬一“一筐魚”是很小筐的呢?而且還是超級便宜的魚,即使把一筐魚全買了也買不了一付魚竿。所以。就施主而言,必須得確保賣掉那一筐魚至少可以買一付或是一付以上的魚竿才能證明他的觀點,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魚。
? 最后得出結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才是最可靠的,有了漁,有魚就只是個時間問題了。而有魚,就不能百分百確定會有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