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W和合伙人拆伙了。
最可笑的是對方竟然和他說:我要發個朋友圈,你被我辭退了。
對方捏著W所謂的5000元押金不放,恨得咬牙切齒,自以為錢可以留住一個人,然而,W依舊瀟灑的和他拜拜了,剩下對方一臉無奈和抓狂。
本以為是一場“中國合伙人”的經典故事,但是得知細節的我,真心感嘆一句:活該沒人跟你做。
W當初到廣州,有技術缺客源,正考慮著要不要進攻廣州市場的時候,合伙人C和他說,要不,你直接過來和我做市場,業績我們二八分。他所謂的二八分,如果項目是W負責,他要抽提兩成的傭金。而他自己接的單,則全部歸他所有。因為這行業有點特殊,技術方是獨立操作,其實掙的都是辛苦錢。
W當時沒細想,想著既然初來陌生城市報到,也沒什么客源,那就先這樣的模式做著。
但是在合作的過程中,不到半年,W屢屢不爽,主要原因是,C整天以老板姿態自居,有事沒事挑挑毛病,指東畫西,動不動借個事情教育教育,W這應該做,那不應該做。甚至微信總喜歡經常拋幾條諸如此類的鏈接:拿3000元工資與30000工資的區別!你不是為老板打工……
W說:真的受夠他了,本來想著大家一起開拓市場,一起賺錢。誰知道,業務量越來越大,他感覺我賺錢多了,覺得我應該承擔一份開支,然后工作室的費用開支要我承擔一半。這也沒什么,但是那天他竟然說,你都來半年了,為啥一個客戶都沒有?我就來氣了,之前一直是他對接客戶的,有一次一個客戶加了我微信,我想搞好些關系,然后給這個人發了一個小紅包,以示感謝,下次有機會再合作,居然被他說是背著他發紅包,是不是有什么想法,然后以后只要接單,他連客戶電話都沒給我,就直接發了地址讓我過去。這算幾個意思?所以我打算和他拆伙了,再也不受他的臭脾氣。
我聽了很愕然,我問W:你確定你是他合伙人?
W說:不然呢?如果不是合伙是啥呢?
我說:表面看似是合伙啊,但是你不覺得他把你當成打工的嗎?我怎么感覺他有點不地道,長著老板的架子,卻享受著合伙人的利益啊。
一語驚醒W,W細想,貌似也真是啊,怪不得自己總感覺不妥,也沒細想這事。
C的做法的確不厚道,在這之前,我經常聽到W說要自我反思,朋友之間要忍一忍,畢竟和氣生財之類的,但是想不到C的格局如此卑微,已經欺人太甚了,還自封為神。
W有點心涼他知道這個事實,在他心煩意亂的時候,突然收到C的微信:你打算什么時候走?如果你走的話,可能那個押金我就不給你了。當初說好的,要共同進退,你現在已經破壞了我們的規定。
W心思不在那筆押金身上,只是心涼多年相識的老拍檔,既然在這個時候,為了5000元和他談條件,用這種低級的挽留方式,實在令他心寒,仍舊不死心編了條短信給他:你是當我是員工?還是合伙人?
C沒敢回,他心虛,他心虛他自己的做法,表面說得十分動聽,其實背后隱藏的一切自我利益為重的東西,令人心寒。
如果是當W是員工,作為員工確實要努力工作回報公司,即使偶爾需要承受老板的幾句責罵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如果當W是合伙人,應該是利益風險一起承擔的。
既然W要承擔著公司開支,卻又一邊不能對接客戶,還要被他罵,你怎么連一個客戶都沒有?想想C這種極端的行為真的夠了,自己開著公司對外接客,W作為他的拍檔,肯定是以公司名義對外,又何來W不會接生意,如果一旦W開始拉客戶,他會不會又想著這小子居然開始打我客戶的主意?
其實C的心態人人可窺:一邊享受著老板架子帶來的快感,一邊享受著合伙人帶來的利益。世界上哪有這么好的事情?
人心啊,這么狹隘,怎么能做成生意的?
最令我驚訝的是,C居然到最后不依不撓的做法,他和W說:你知不知道你就這樣走掉,對我影響有多大?
說到這兒,我不得不說件事,聽說C在W來之前,已經有三個人因為忍受不了他的臭脾氣走掉了。他之所以那么在乎,不是因為W要走,而是覺得W走了,別人更加認為是他的問題,然而,事實也是他的問題。因而,就出現了之前的那一幕:我要發個朋友圈,你被我辭退了。
W一臉坦然:你TMD愛發不發。
合伙人最終拆伙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