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學習與探索中成長
?
摘要:回顧自己的成長歷史,發現這個過程太過順利,也太過平淡。在不斷的認識自己,剖析自己的過程中,我發現即使自己平凡至極,普普通通,也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不斷的成長,不斷的蛻變,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唯有這樣,活著才有意義,人生才有價值!在通過對自己的心路歷程的回顧和職業行為的分析中,我明確了自己近期努力的方向: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
關鍵詞:自我成長分析,職業行為分析
一、自我成長分析
(一)、自我發展史
? ? ? 我于1973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當時國家剛剛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我的父母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因此我們家就兩個孩子——我和哥哥,這在同齡人中比較少見。在那個缺吃少穿物質極為匱乏的年代,因為孩子少,我們家的經濟條件還算過得去,我幾乎沒有吃不飽,穿不暖的記憶。也因為家里孩子少,從小父母對我十分疼愛。因此上學前的童年時光無憂無慮!記憶中總是和小伙伴追逐打鬧,嬉戲玩耍;同樣總有父母慈祥疼愛關切的目光與微笑!
? ? ? 父母雖然對我們十分疼愛,但是一點也不嬌慣? 。? 到了八歲,我順利的上了小學。學校離家較遠,再加上八十年代初農村剛剛實行土地連產承包責任制,父母變得忙了許多,好像一下子顧不上我們了。每天放學回家后,父母還在地里干活,大門上總是掛著一把鎖!開了門屋里也總是冷冰冰的,每當這個時候我幼小的心里是很傷心的,這個時候好羨慕有爺爺奶奶的孩子,放學回家最起碼家里有人!有時也不由的怨恨父母!可是怨恨歸怨恨,回家后還得先干家務,干完了才能寫作業!逐漸的我們兄妹也適應了這樣的生活。到了小學四年級,我和哥哥已經能夠完全放學回家后自己做飯,蒸饃……幫父母干完所有的家務活了。我的怨恨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父母的理解而消失了。我和哥哥不但照顧著自己的生活、幫父母干家務,還經常幫父母干很多的農活!這樣的生活和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我們養成了不怕困難,生活自理,體諒父母,吃苦耐勞的好品質。
? ? ? 那時候由于剛包產到戶不久,好多的家長為了眼前利益,讓孩子輟學在家干農活或是料理家務,但是我的目不識丁的父母卻非常支持我們讀書。因此每當我在學校取得了好的學習成績,父母總是十分開心。我也很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總是在干完家務和力所能及的農活時,抽出一切時間學習。因此,在學校里,我是品學兼優的尖子生,也和同學相處的很好。
? 上了中學我更加熱愛學習和讀書,因此學習成績也更加優秀。這時也結交了一些和自己一樣熱愛讀書和學習的好朋友。我們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相互幫助與學習。我這時感覺到了友誼的溫暖與美好!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的激勵與促進的巨大的作用!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我交到了人生中最好的朋友!我的性格也變的更加的活潑開朗,積極助人,熱情奔放。在這個階段,我的求知欲也空前高漲,所以也看了很多的書籍。在老師,父母,書籍和朋友們的熏陶和影響下,我養成了自信,樂觀,開朗,大度的性格。
? ? 初中畢業時,雖然我想上高中考大學,但是父母和老師卻堅持要我考中師。(當時成績優秀的孩子都是先考慮上中專,考不上才去上高中的。)當時年紀尚小,也沒有自己堅定的主意,雖然覺得上高中考大學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但也覺得考中??梢栽琰c參加工作,幫助父母減輕負擔。想著只要自己想學習,工作后也可以繼續學習。? 抱著這樣的想法,也抱著想當教師的美好愿望,十六歲時,我順利的成了一名中師生!在師范學校里,我繼續刻苦努力的學習!因為我上的是普師班,課程很多很雜,這時第一次有機會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覺得很是好奇,新鮮!每日里又是唱歌練琴,又是畫畫寫毛筆字,參加這個活動那個活動,忙的不可開交。師范二年級時開設了心理學課程,我被深深的吸引了,我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發了!原來人的心理活動是這樣的神奇而又微妙!記得當時的沈紅霞老師講課特別生動,對人也特別的好,我們還經常被邀請到她家里去玩!雖然當時只是學了心理學最基礎的東西,但是對心理學的喜愛就從那時開始!在敬慕的沈老師的影響下,我也變的更加自信開朗。
? ? 緊張而忙碌的三年師范學習生涯結束后,十九歲的我成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在農村小學的教書生涯中,我是盡我所能的干著工作,同時參加了成人函授學習。這五年里,我也學會了自律,變得更加有恒心和毅力。五年后我調到縣城,成為一名中學數學教師,這樣一干就是二十年,這其中,有成功,更有一次次的失敗,有喜悅,也有數不清的苦澀與困惑。我性情溫和,性格開朗,在和學生交往中,也頗受學生的歡迎!但是在教學管理中,我也很有挫敗感,因為在每一屆學生中,總有學生讓我束手無策,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真正幫助他們,只能看著他們自暴自棄。有時作為教師的我,明顯的感到和學生有代溝,有距離,卻不知如何和他們有效的溝通!不知他們究竟在想些什么!每當這個時候,我就覺得自己不稱職。就覺得自己知識和能力的欠缺!但卻不知如何彌補!
? ? ? 直到我參加了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學習,我才覺得自己找到了走進學生心里的金鑰匙。我才覺得自己有了前進的方向,奮斗的目標。在心理咨詢師三級的培訓過程中,我總是懷著激動的心情學習,每一次的培訓結束后,總覺得有很多的感觸和收獲。雖然在學員中,我的年齡偏大,但是我沒有缺過一次課,每次總是積極認真的聽課學習。憑著這份熱愛,我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努力抽時間看書,上網查資料,利用閑暇時間看學習視頻,聽音頻,終于順利通過了心理咨詢師三級的考核!為了學習更多的心理學知識,也為了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我克服了許多困難,繼續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學習,我相信我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我也相信利用學到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我會和學生更好的溝通,我會成為一名更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 ? (二)、自我人格剖析
? ? 縱觀我的成長過程,還是比較順利,非常幸運的,因為我得到了父母的疼愛,老師們的鐘愛,朋友,同事們的喜愛,學生們的敬愛!在這樣的充滿愛的成長環境中,形成了我率直大方,樂觀自信,勤奮踏實,誠實善良,積極進取的性格特點。不論是我的親人,朋友,同事還是學生,都認為我是一個樂于助人,溫和可親,很好相處的人,也認為我是一個對生活充滿信心而又積極進取的人。
? ? 我自己認為我擁有的五個最好的品質是好學、樂觀、自信、善良、執著。當然我的缺點更多,比如太過直率,粗心,固執,倔強,做事缺乏耐心等。
? ? 雖說我已是人到中年,但作為一個70后,面對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新時代,我深刻的體會到自己知識和能力的欠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唯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充實自己才會贏得學生的尊重,才會走進學生的心里,真正的幫助他們,也才會更好的為學生服務,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尤其對教育而言,我們不能只是急功近利的追求教學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
? ? 在我度過的四十多個春秋里,也曾經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這些都是我不斷成長的基石,在今后的成長中,我還需要不斷的克服種種困難,繼續學習,不斷探索,我覺得自己還要加強以下五個方面:1、不斷學習,銳意進取。2、自信樂觀,熱情大方。3、幫助他人,快樂自己。4、百折不撓,堅強執著。5、遇事沉著,心態平和。
? ? 我信奉: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二、職業行為分析
(一)為什么做心理咨詢師
我在教學一線工作二十多年,也做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明白要想幫助一個問題學生或是一個問題班級,首先要解決其心理障礙,做通其思想工作。而我們教師即使有一定的經驗,也往往因為缺乏系統的心理學知識,不能深入的了解學生心理,更不能解決學生心理上的問題,所以工作中總是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這是教師育人工作中的瓶頸。為了突破這一瓶頸,我愿努力學習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及其操作技能,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而作為一名教師,我也深知由于當今社會環境的復雜化個家庭環境的多元化,更由于學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少年兒童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因此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來為青少年做團體心理咨詢,以預防和解決他們的部分心理問題。同時,作為一名教師,只要走進校園,站在講臺上,就應該有積極的心態,燦爛的笑容!可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教學工作難免使我心生倦怠。因此,如何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助人且自助,是我渴望成為心理咨詢師的巨大動力。
(二)我具備的哪些條件能使我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
? 首先為了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而且真正對學生有幫助的教師,我十分渴望成有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我有學習的動力和熱情,也有學好的自信和能力。我對心理學十分感興趣,因此在進行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學習時,對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十分認真踏實,我相信這些專業知識必將使我快速成長。
? ? 其次,我具備深厚扎實的人文素養和流暢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從小酷愛讀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有所涉獵,雖然我是一名數學教師,但我尤其酷愛文學和哲學,我覺得這些都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的基本素質。
? ? 再次,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學會了和各類家長和學生交往和有效溝通,學會了和別人交流時察言觀色,也學會了在和別人交流時控制自我情緒。
? ? 由于以上原因,我堅信,憑著我的執著努力,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