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這是一本關于GIS分析工具的書。GIS分析的難點在于如何找到合適的工具來解決你遇到的GIS問題。你一旦從概念上掌握了這些工具如何使用,那么在解決特定GIS問題的時候你會很容易學會如何去真正使用這些工具。
看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有一個河流的線圖層和一個權屬的面圖層,現在你要確定每條河流段的權屬。這是一個很簡單的GIS問題。
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你應該確定應該使用什么GIS分析工具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知道Intersect工具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那么你會發現應該用Intersect工具,至于如何使用Intersect工具,你可以在你使用的GIS軟件中查找它的具體用法。
首先從概念上解決問題,這樣可以避免被諸多的GIS命令及細節選項干擾。
對于作者這個說法真是深有體會,經??吹胶芏嗳嗣刻於己苊?,但是工作效率卻很低,很多時候就是沒找到正確的方法,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工作,但都是在瞎折騰,無論是寫代碼還是做應用,首先都應該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確立大致的解決問題思路,然后開始嘗試,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接下來的部分僅從概念上介紹各個數據模型,接下來的章節會依次介紹每種數據模型相關的分析工具。有些概念如果理解起來有困難的話可以直接跳過,有些東西學到后面就會逐漸清晰,關鍵是堅持學下去。
點
點是一個沒有長度、沒有面積的GIS要素,它具有X,Y坐標及相關屬性信息。0維的點
每個點要素都必須有唯一的標識(在ArcGIS中每個空間要素都具有唯一FID屬性
)。
注意:點的X,Y坐標總是有一些位置偏差,因此許多GIS軟件在分析點要素的時候都會使用一個固定的范圍或者距離作為搜索半徑。
線
線是一個有長度但是沒有寬度的GIS要素。GIS用一系列X,Y節點的形式存儲線要素,可以很容易計算每段線的長度。1維的線
構成線要素的一系列X,Y坐標點叫著頂點(vertices),每條線開始和結束的頂點叫做節點(node),每條線開始的節點叫做開始節點(from-node),結束的節點叫做終節點(to-node),from-node和to-node一起確定了線的方向,只要知道了線的方向,就可以知道線的左邊(left side)和右邊(right side)。
網絡
網絡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線,線與線之間彼此相連,如街道、管線、河流等。通過網絡分析工具,你可以確定網絡中一點到另一點之間的最快、最便宜、最短、“最好”的路徑。我們使用較多的有最短路徑分析。
網絡分析應用:
- 通過地址編碼估算某地址的位置
- 查找離事故發生地點最近的公共設施
- 規劃供應中心到客戶之間的資源分配
- ……
動態分段(Dynamic Segmentation)
線的X,Y坐標僅能記錄地理位置信息,有些信息是通過記錄沿線的測量長度來確定的。比如現實生活公交車票中的分段計價。動態分段技術可以在不改變線段節點結構的前提下將線段分成多段。
ArcInfo采用線性參考的形式實現動態分段。如下圖,在線Shapefile文件的Shape字段,除了Polyline存儲X,Y坐標以外,還需要存儲M屬性。
面
面是一個有面積和周長的GIS要素。2維的面
網格(Grid)
網格就是一些具有許多關聯表的有固定行列數的像元集合。
如果網格包含的數值是整數,一般就認為它是用來代表分類的,如土地利用分析;如果網格包含的數值是浮點數,那么一般就認為它是用來表示數量的,如DEM數據。
感興趣的話可以查閱其他GIS書籍關于GIS屬性數據分類的相關介紹部分
影像
影像是一種特別的網格數據,這里一般指通過傳感器設備獲取的數據,如衛星、數碼相機、掃描儀等。常見的影像數據有數字正射影像、衛星影像和掃描地圖。
總之,GIS中的數據模型可以分為兩大類:矢量數據模型和柵格數據模型。
如果你對上面的內容感到難以理解、有些迷糊的話,沒關系,后面有需要的話,再回過頭來復習本文所講的內容吧。Keep g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