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清醒思考的藝術》
關鍵詞:自利偏誤 自我選擇偏誤 討喜偏誤 互惠偏誤 現成偏誤 歸因偏誤
今天晨讀分享的書籍叫做《清醒思考的藝術》,作者列舉了52個常見的思維失誤,深刻認識這些失誤的根源,有助于我們避開思維陷阱,走上清醒思考之路。
晨讀從三個方面列舉了六個常見的思維誤區,這三個方面分別是:1.自我 2. 他人3. 環境
001 ?自我方面:
容易產生自利偏誤和自我選擇偏誤。
自利偏誤:
人們經常把成功歸功于自己,而把失敗的原因歸罪于他人或者環境。
自我選擇偏誤:
當自身遭遇困境時,人們會認為是自身問題導致現在的結果。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
兩種偏誤是面對同一種境況(即困境)的兩種極端態度:
前者認為:關我啥事?都是別人的事!
后者認為:都是我的事!與別人無關!
其實,產生兩種偏誤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自我中心主義,即思考一切問題的源頭都是自己。
因為過于關注自己,所以遇到困境,首先想到逃避責任:與我何干?這就導致了自利偏誤;因為過于關注自己,所以遇到問題,首先映入腦海的觀點是:都怪我!這就導致了自我選擇偏誤。
對策:
調用元認知,調整自己的關注點。
避免情緒化,從問題解決的思考點出發!
舉例:如果你是一個學生,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不要責備他人,更不要自暴自棄。
正確的做法是:
分析試卷,找出失分原因,分析背后的原因:知識點不清楚,或者馬虎等等。然后根據原因尋找對策,最終解決問題。
002 他人方面
討喜偏誤和互惠偏誤
討喜偏誤:
受到討喜對象的影響,作出與自己利益不符的行為
互惠偏誤:
由于覺得虧欠對方,而做出與自己利益不符的行為
兩種偏誤產生的原因都是受到了他人的影響,前者是出于對他人的認同,后者則類似于一種報恩心理!導致的結果都是:成全了他人,委屈了自己。
如何應對:把人的因素拋開,關注于自己當下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舉例:你喜歡某個明星代言了某款產品,當你決定是否購買時,應該是這件商品對自己是否有用,而不是因為那個明星我喜歡,所以我要買!
003 環境方面
現成偏誤和歸因偏誤
這兩種偏誤的共同點是:只關注到了表面現象而忽略了現象背后隱藏的邏輯關系。
片面的思考,只會讓我們關于關注別人做了什么,而忽略為什么這么做?
對策:
當我們分析一件事情,比如,張三為何取得成功?
早去分析對方的思考邏輯,行為邏輯,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如何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