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32號在前兩天的十城十巔的城市巔峰節,我很早便報名參加了,剛好可以完成之前距離2018年結束還有100天定的100天成長計劃中的每個月至少一次戶外拓展的計劃,于是便報名參加了~~
前幾次參加戶外活動都是跟著公司組織的活動,在近兩年參加活動的次數屈指可數,總是拿著借口沒時間,不想一個人去為理由,所以蹉跎了歲月,也在浮躁的世界中離自然越來越遠。大自然對我的意義而言是,給予了我一個獨立的空間,全身心的沉浸在大自然環境中,在疲勞的身體和眼前的盛景中,找尋到心靈的平衡。正如,身在地獄,心在天堂。
在我心中關于徒步,在我的人生中,我有一個宏大的目標:7+2,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達南北兩極點的極限探險活動。這個目標對目前的我來說還是一個遙不可及,或簡直說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相信我們的人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無限人生給了我們無限的可能,但是我們要學會出發,路在腳下,制定計劃,有目標的一步步實現,當我們再回首往事時,我們才不會后悔自己人生蹉跎了太多的時間。
7+2的含義
1.珠穆朗瑪峰:亞洲最高峰,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8844.43米;
2.阿空加瓜峰:南美洲最高峰,位于安第斯山脈南段,海拔6964米;
3.麥金利峰:北美洲最高峰,位于迪納利峰,海拔6193米;
4.乞力馬扎羅峰:非洲最高峰,位于赤道,高5895米;
5.厄爾布魯士峰:歐洲最高峰,位于大高加索山群峰,海拔5642米;
6.文森峰:南極洲最高峰,位于埃爾沃斯山脈,海拔4897米;
7.科休斯科峰:澳大利亞山脈的主峰,海拔2228米;
8.南極點:南極點位于大陸的中部,海拔3800米,氣候非常惡劣;
9.北極點:極度潮濕和寒冷
徒步在路上,置身于與平常不太一樣的環境,呼吸著來自大自然的青草香。行走在山間,或許天氣會很炎熱,各種狀況都可能會發生,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收獲非凡體驗,對我而言,這個過程就是我與自己對話的時間,很多平時困惑的問題,在行走間視野突然就會被打開,也想通了很多問題,大自然在這個過程中,幫助我沉淀了很多的感悟。
在昨天的這趟徒步中,我主要收獲了以下三點感悟,
做一個有裝備的實力派
在徒步登山的過程中,常常可以見到很多人都備有專門的徒步登山鞋、登山杖、手套、護膝等裝備,可謂是全副武裝。前幾年的我,徒步的時候常常也都是簡單的出行,不管是等一星級的山還是三星級的山,往往都是一雙運動鞋,一個背包就搞定,結果就常常是每次運動之后就需要休養一個多星期。但是現在往往會更加注意裝備了,也深刻意識到裝備的重要性。裝備支撐我們的身體可以走的更遠,也減少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的能量消耗。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子,擺在我們目前需要穿越的山,正如我們面對的問題,徒步有了裝備,就像人生有了解決問題的工具,人生很多問題,不僅僅是靠自己的毅力,身體好,就可以成功,背后往往還需要裝備的支撐。做一個有裝備的實力派,讓我們的實力能更恰當的輸出,讓我們可以看到更遠的未來。
慢慢做,持續做,保持自己的節奏感
在徒步的過程中,隊伍往往會分為前中后三隊,面對相對困難的山,隊伍有時候就會拉的特別的長,我總是習慣性走在前隊,一方面是通過隊伍的力量不對拉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避免自己落在后隊,就需要花費更大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挑戰。
在徒步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節奏感,有些人身體素質比較好或懂得調節自己的體力,往往步伐都會比較快。有時候當自己步伐慢了,也就有小伙伴超過,這個時候,你是保持自己的節奏走上去,還是繼續趕超前的面的人,這時候你需要對自己的能力有全方面的認識,即使一時超過了,能保持在接下來的路程,你是否可以繼續保持住,因為趕超就意味著你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大的努力。徒步的過程中,我保持的策略是按自己的節奏走,持續走,在自己的節奏中,我們可以活的都更加自在。
正如我們在自我學習過程中,可以看到其他人不斷的凝練出自己某方面的結果,但是看回自己,就會覺得自己的距離還很遠,可能我們會焦慮,但是可能是我們沒有看到更廣闊的時間,在無限人生中,堅定自己的目標,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步往前走,只要我們相信我們的方向是向前的,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最終我們也一定可以獲得目標的成功。
做計劃,同時保持彈性應對變化
這一點,我是領隊身上學到的。通常一次徒步活動的路線,都是領隊多次踩點后確定的,每一段走路哪個分岔口需要轉彎,走到哪里需要中途休息等等各個方面都了然如心,對整段旅程都有計劃,就像跑馬拉松的跑者,把整個路線分成幾個小段,然后按計劃分段跑完。有計劃的人生讓我們更加有方向感和掌控力。
但是很多時候路上總會各種無法預料的事情,就像這一次徒步剛開始就有一個小伙伴腳受傷了,最后不得不先送她下山。徒步多了,有時候就會發現路線往往不如預想中的完美,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換另外的路線去達到我們的終點,各種變化都會發生,而旅程的美妙之處也正是在這些變化中,有時候峰回路轉,看到了另一方桃源天地。
平時,我們都會習慣做計劃,年計劃,周計劃,日計劃,但我也需要明白計劃是我們對未來一段時間的預測,未來是不確定的,在做計劃時,時間安排上要保持彈性,對可能的變故預留充足的時間。做計劃時,也需要把可能的變化預估在計劃之內,這樣我們的計劃才是完整的。
以上,就是我在徒步過程中的遐想,希望對你也有所啟發,期待在路上遇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