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個初中媽媽聊天,她說就沒發現孩子有什么優點,孩子也沒有什么夢想,也沒有什么好習慣;我當時就反問媽媽:“平時在家里是不是經常批評孩子?”媽媽說:“對呀,從小到大總是批評他。”我們做父母的總是期望孩子有夢想,有好習慣,愛學習,自律性強,可是有沒有反思到自己又在孩子培養的道路上做對了哪些事情呢?!
之前跟孩子的美術老師張老師聊天,張老師的妹妹是大學老師,外甥考上我們當地學習氛圍最好的一所高中院校,張老師說她外甥不屬于聰明的那種孩子,她的妹妹因為是大學老師所以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小給孩子養成了運動習慣,閱讀習慣等優秀的好習慣,才讓她外甥在學霸濟濟的高中保持好的學習名次,其實成功的人士跟普通人士最大的區別就是成功人士擁有著優秀的好習慣,好學生之間的競爭也是好的習慣的競爭。
其實,培養一個德才兼備自律的好學生不難,難的是不知道正確方法,或者知道方法又不愿意改變自己去引導孩子。如果你想讓孩子未來快樂,幸福,無論做著什么樣簡單而又普通的事情,都能從中發現樂趣,做出一番成就,就需要做對這幾件事:
第一,要尊重孩子,讓孩子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主要體現在,家里的事情可以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見和想法,讓孩子有參與感,讓他感受到自己是家里的一員,有義務為家庭的美好未來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這里面要有個度,不是讓孩子大事小事每一件事都來參與,而是讓孩子參與跟她有關的事情,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即使有的時候孩子的觀點未必正確,也沒有關系,家長可以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體驗,再用正確的思維去引導孩子,孩子就會比較信服家長,同時也引發他的正確思考。
第二,是肯定孩子優點,讓孩子把自己的20條優點寫下來,10條自己總結,10條可以家長、同學或者老師給他指出,每天讓孩子把自己的優點讀10遍,每天去踐行自己的優點,讓這些優點溶入到生活習慣中;
這些優點不是孩子引以為傲的資本,而是他幸福快樂的源泉,更是激發他想象力,創造力的源泉,也是激發他潛能的動力;明確自我優點的孩子也是非常自信的,自信的孩子抗挫折能力也非常強,同時內心也是很強大的。父母切記不要大聲訓斥孩子,會把孩子的智慧大門給關上的,長時間處在家長的批評和負面否定中的孩子,大多數都沒有夢想,不自信找不到自我,更不敢當眾表現自己,一生中都在不斷的努力證明自己,結果總是不如意,幸福指數極低。
第三,給孩子養成好習慣:運動習慣,學習習慣,閱讀習慣,演講習慣,寫日記的習慣,作息習慣,飲食習慣;這些習慣決定了孩子的健康指數,幸福指數和成功指數。這里有個建議,家長可以先從簡單的入手,從1分鐘入手,等到很輕松達成再延長時間,比如可以先從一分鐘演講,一分鐘寫作,一分鐘運動,一分鐘閱讀開始,由易到難,由一分鐘到三分鐘,再到十分鐘再到半個小時。
第四,要有夢想和目標,把夢想和目標量化并細化,落實到每天的行動中,每天晚上要學會自檢目標達成情況并及時調整,每天有計劃目標做指引,有好的習慣來支撐,每天都是開心喜悅的來做每一件事,會發現孩子想不優秀都很難。
最后祝愿每一個家長都能培養出德才兼備自律高效的好孩子,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