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3日
大雁塔門口肯德基點杯牛奶炸薯條等時間看噴泉表演。突然一句脆生生的“阿姨好~”把我的注意力從手機里驚醒。小丫頭臉蛋兒長得好標志,一雙大眼睛透著精靈,三四歲的模樣和猜不出年齡的油條勁。她爺爺拿著炸雞腿過來,她一邊自己打開飲料瓶子一邊說“怎么沒有薯條?”薯條!我只好面帶歉意對她爺爺解釋到薯條是油炸的,通常小孩不能吃垃圾食品,所以沒給她。爺爺趕緊符合說這些東西沒有家里的好吃又不營養,但是孫女要吃,,,小丫頭立刻放下雞腿,雙手捂住耳朵,撅著小嘴用仇視的目光看著爺爺。爺爺趕緊雙手在胸前作揖連著說對不起對不起,,,小丫頭再吃啃起雞腿時,爺爺跟我說,不能惹她,托兒所老師說她一天沒吃飯,必須要吃肯德基。我呃!這是兩害相遇取其輕嗎?
想起自己小時候生病去醫院打針,心里愧疚耽誤父母工作,所以多難受都忍著不吭聲。醫生喜歡我,給我一罐飲料,舍不得喝抱回家給哥哥。
如今親子教育這么發達普及深入,怎么小孩和家長的距離更遠了呢?遠到對峙,斗爭狀態了呢?不懂。
2017.10.25日
博物館換票的隊伍排的老長,加上天氣小雨,我守著出租車問保安這么多人大概要多久才能進去參觀,答說最少兩個小時。看看時間決定下次提早些來,于是跟司機說去別的地方。
于是今天觸動我心的對話來了。
司機說:這里沒什么好看的,我從來沒來過。
我說:都有這個毛病,離得近就不著急去看。
司機說:真是沒啥好看的!就是因為免費所以很多人去看,我不湊那熱鬧排隊。
我說:我到哪里都會參觀博物館,陜西位置和歷史這么特別更要看。
司機說:你們有錢人行,我們得忙著掙錢!
對話到此結束。我不想說話,也說不明白。這位司機師傅的觀點肯定不只是他自己這么想的。現如今發展經濟,掙錢,已經成了每個人最重要的追求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別說否定歷史博物館了,更喪良心的事都有人做。我不是說古代沒有爾虞我詐,刀光劍影。古人流傳下來有每個朝代更替所付出和代價。但是,博物館里更有人類文明發源和進步的作品,單單這一個,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欣賞,去珍惜嗎?人們夸張的對金錢的不滿足,對精神世界空虛不會心慌嗎?
反正我會,明天我會早早去排隊。
2017.10.26日
手機終于可以充電了。心心念念的補聽課卻不著急了。突然覺得自己是個奇怪的動物,沒有時無比惦記,有了后仿佛可有可無。我是不是把自己寵壞了啊
此刻想溫泉太太,泡腳也行。(太太,西安話特別的意思)
2017.10.27日
小雁塔園區里散步,處處是風景,步步是和諧。幾乎萌生了學習攝影的沖動。午后溫柔的陽光滲透過青黃斑駁的樹蔭。園林工人在掃落葉嘩啦嘩啦,小孩在追逐嘻戲,家長喊著孩子,長凳上的大爺投入的拉著二胡發出吱嘎吱嘎的音調。在平日里,這些都是讓我討厭到心煩的噪音,此刻確是如此美麗舒服的感覺。心由境生,境由心生。這也許是生命和能量的一種互相投射吧。
2017.10.28日
今天是重陽節,用微信給老媽老媽問候節日快樂后就就心安理得的出去玩了。
在大興善寺聽經特別帶感。現在大殿外面晃悠著聽,后來進去殿堂自己搬了個蒲團坐著聽。不知道為什么,每次去寺廟都會很開心,從寺廟出來干什么都是美好的,人也會跟著好心情變美麗。我甚至想,也許我老了之后會來寺廟里住吧。不過那得等到我不愛吃肉之后遇到一只與眾不同的小鴿子,大家都在另外一邊喝水吃食,它一定守在這邊。我理解它在聽經。
2017.10.29日
北京太冷買衣服。試穿一件外套款式面料都滿意但是號碼小了,咨詢業務員說可以交款后調貨,三天到店。但是行程計劃三天后我不能來店啊。如果在以往我很可能會買了這件小號湊合穿幾天,然后新鮮勁過了就“打入冷宮”。想到學習斷舍離之后買東西要認真些了,于是決定放棄這件。店長立刻跟我說也可以只交三千定金,貨到了給我留著,這意思就是,我可以想什么時候來取貨都可以啦!好開心,可是轉念一想,等我行程回來取貨?那就說明我要買一件廣州穿不到的衣服,又要因為“下次回來可以穿”收藏了,,,這樣的衣服太多了,不能再重復這種錯誤了!于是我拒絕了店長熱情的推薦,放下衣服帥氣的走出門口去尋找下一件合適的外套。
理智購物,禮貌拒絕,心情輕松。
2017.10.30日
昨晚整理行李好困草草收場,今早醒來看著房間里到處被“安置好”的東西藏在各個角落和本身就該被扔出去的各種紙箱就不爽。必須開啟大規模物品整頓行動!就算只住兩天,也得井井有條,整齊利落,心情舒暢。
對于嘮嘮叨叨的人,怕我搬東西累的人,心疼破爛老是有理由留下攢灰塵的人,沒必要費力氣磨嘴皮子講道理了,一律報以微笑的聽不見。
先把人安排出去,我自己在家方便施展
2017.10.31日
終于知道說走就走的旅行奇妙之處了。那種想要的立刻得以實現的感覺太好了!
珍惜每份幸運,感恩機遇,回報得到的。
2017.11.1日
讀書,看海,打盹,游蕩在小鎮里,抬眼是風景,低頭是覺醒。清凈通透的心靈,舒服快樂的一天,儲備能量,明天會更好。感恩
晚安~
老師說那么多好看的照片為什么放這張?因為這是孤獨的圖書館在我記憶中的模樣,我正在靠近他。
2017.11.2日
長著六只腳四個翅膀混混沌沌沒有面部和眼睛的帝江的本來在天山住著,整天唱歌跳舞開開心心的坐著原始先民的歌舞之神。東南海倏和忽兩個帝王大哥非得好心辦壞事給帝江鑿七竅,讓他跟世人一樣有眼耳口鼻視聽食息,結果七天鑿開了七竅,帝江這個大黃口袋也掛了。
這故事想起來一次樂一次。
帝江死了,最傷心應該是真心想讓他過得更好的倏和忽兩個朋友。如果這哥倆兒一早明白混沌獸就是這樣的長相,尊重他原本的生活,一定不會去做鑿七竅的傻事,朋友一次越界的關愛永遠失去了一個厚道又快樂的生命。
友情也好,愛情也罷,尊重比喜歡更重要,很多時候,守好那條界限靜靜的欣賞在旁邊,就很好。
2017.11.3日
在草叢中,在小路上,在海浪聲中,在圖書世界,在月光里,,,一天中不知道感慨了多少遍自己幸運,幸福滿足。簡就是奢,放下是最大的得到。不被欲望驅使,不追求達到任何彼岸,不受意念支配的放松神經和身體。當放開自己靜靜覺察時,自由就來了。
2017.10.4日
有人說旅行會讓人在回歸時有落差。我一直不懂那是什么,也許因為我一直在路上,因為人生本就是一場旅行。
也有人說我say goodbye 時不扭頭很冷漠,我也不懂是何道理,也許是因為我眼睛里裝著的一直是前方的路。
大家說雙十一是光棍節,我也不明白它的意思。兩個十一不是雙雙嗎?挺好的日子啊!也許因為我一直是獨自找樂的靈魂。
但是,這樣不是挺好嗎?穿新鞋走新路,隨我的心,合我的意,看我的景兒,撒我的歡兒。爽!
2017.11.5日
當喜歡上一件事情就會一發而不可收拾。一雙眼睛隨時發現美,手指條件反射的按快門。現實中的霧霾燈光嘈雜伴隨的夜晚,在我舉起相機時就注定是清晰寧靜安逸的月夜了。這種感覺真好!
加一個老師修圖的作品,就是不一樣!
2017.11.6日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唐/惠能《菩提偈》
這幾句張嘴就來的經典句子中的“無相”和“著相”道理今天才恍然大悟。
當初到廣州第一個寺院就選去六榕寺,為的是祭拜惠能大師法身,要見見作這首詩的高人。現在想想自己當初整天心念佛祖,戒口修身……眼前就會立刻出現小baby僧的畫面。
修行沒有邊界,我也無需考慮邊界。不著于相,也不著于無相。既來之則安之。借這世矯情又堅強的身體,用土匪般簡單的心,修我永生永世純凈的靈魂。
2017.11.7日
今天立冬吃餃子。餐廳里烏央烏央的人,好像過年一樣熱鬧。餃子象征團圓和好運,突然想起兒時姥姥姥爺包餃子的喜樂場面,如果他們還在就好了。
世界上沒有如果,最可怕的是再不能實現的如果。珍惜當下,想做就做,該愛就愛。
今天指甲上安了個小轉石,好喜歡。看見它第一眼想到西藏的轉經輪,時刻吉祥如意
2017.11.8日
很多事情是有心理暗示的。失眠早起會頭暈乏力,如果不注意會感冒生病,如果趴下睡懶覺會打亂生物鐘和耽誤計劃的事。但是如果心里一直想著這個事就會變成一種折磨
我今天處理方法是按正常起床時間洗漱并形式的吃早餐,朋友聊天看幾頁書一兩段新聞完成既定習慣流程,心情松弛平靜。覺得困倦疲勞感強烈就心安理得上床小憩。身體得到緩解之后又做該做的事,效果絲毫不受影響??
下午出門換空氣有助于找回精神氣兒,意外偶遇會調戲女孩餓假靚仔
原本可能疲憊糾結的一天輕松快樂度過。
陰天也可以感受陽光的溫度,因為他確實一直在那里。這感覺真好!
2817.11.9日
去老師家串門。平時對抵觸做飯的南哥哥居然親自下廚煮菜,太開心了!
原來老師也有不愛用腦子只愿意聽話照做的時候,四個菜全部依照我的口味,被我們吐槽的少女粉的電飯煲蒸米飯居然這么贊,我們像一對模仿過家家的中學生一樣肩并肩坐在小茶幾邊,開心得把飯菜吃個精光。因為是新款茶具的首次使用,今天的泡茶喝成了一個發現好玩創意的過程。一邊分享同學的總結作文一邊聊社群,聊生活。全身放松,精神愉悅,溫暖幸福。
人是群體動物,離不開家人和家人般的陪伴,能與南哥哥這樣優秀又有情義的好男人做家人式的朋友,我好幸運哦。
今天又收獲了一份值得珍惜的寶貝。謝謝佛祖把這么好的老師帶進一直沒文化的我的生活里。
感恩。晚安。
2017.11.10日
從來沒有淘寶購物習慣的我被雙十一埋住了。沒什么特別的原因,身邊人都是購物狂,購物癖,購物依賴癥患者。我不去講道理也不打算講。我只是有點淡淡的憂傷,物質過剩,垃圾怎么處理?北京霧霾治不好怎么辦?霧霾蔓延到廣州我還能去哪里?唉!這兩天都為這個憂傷,好迷茫。
2817.11.11日
關于情緒,其實我最難以解決的是內疚。通常內疚是被動的,因為一件事情里的其他人不配合或者不理解而造成我情急之下的煩躁,態度語言上的偏頗。事后覺得自己對人不禮貌,涵養不夠,甚至感覺破壞了自己的修行。懊惱討厭自己,嚴重時會重復煩躁焦慮的壞循環。
我發現自己是一個敏感體。如果在安靜如意的環境里,和合拍對路的人一起。可以整日安靜無語也很愉悅。如果反之,我會從心往外的煩躁不安,壓制不住的排斥感。
最近在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月了,時好時壞,基本是在躲避發作。學習情緒和人際關系的課程之后有些朦朧開竅,期待會更好。
2017.11.12日
在意大利留學的外甥對我說遇到了我這個小姨之后,他的人生路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是我帶給了他另外一個世界。我聽得好感動。回想他青春期叛逆期,曾經誰的話都不聽,我只是像一個朋友一樣跟他溝通,告訴經驗和教訓。也適當留點空間給他自己感悟和提升,竟然建立了超越母子的一種信任之情。誰說我不能做媽媽?我懂得情緒,懂得界限,還懂得交流,我有文化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