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多了,我哪有精力管你?

圖片來源:花瓣網

昨天跟好朋友約出來聊天,談到大學這幾年,都開始感慨了。

大一入校,我們這些人都是一樣的起點,都是一樣的成長環境,可是如今面臨畢業每個人的追求和選擇竟是那樣的不同,而且越是接近畢業,越會發現這些朝夕相處的人原來是那么不了解。

每個同學都有各自的想法跟追求,考研的考研、考證的考證、實習的實習…也許大學畢業再過幾年,這種差距更大,甚至千差萬別,有的同學會當小老板、有的同學會自己創業、也有的同學可能結婚生子,我記得有個人說過“大學同學本就如此不同,只是你根本就不了解他(她)們罷了”。

聊了職業規劃,也聊了八卦。與其說是聊,不如說是我在聽,哪個同學跟哪個同學又撕逼啦,某某又交了個什么類型的男朋友啦,誰誰誰對哪個朋友的看法怎么樣啊…我的天,聽一會兒還新奇不已,老是聊這些東西腦袋簡直就要炸了。我很少跟別人聊這些八卦,什么明星綜藝啦,特別不喜歡聊這些東西,算是不合群吧。

如果非要我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說我不喜歡的話,我情愿不合群。

群有很多,我不要求自己每個群都如魚得水。

我在學校一般都是獨行俠,獨來獨往習慣了。我喜歡一個人的狀態,不想任何時候都要粘著一個人,吃飯在一塊,去圖書館一塊,雖然是有些孤獨,但是一個人更加自由。獨處狀態并不妨礙我交朋友,相反,我的朋友還非常多。身體上的孤獨必須要精神上的豐富來彌補。所以我是個經常胡思亂想的人。嗯哼,又跑題了,趕緊回來。

但是通過這次聊天,我感概最深的還是只要管自己成長就好。

第一、只需要管好自己

我從小到大在班級里都是扮演著“老好人”的角色,這種角色很痛苦你知道嗎?不希望得罪任何一個人,很多時候都要壓制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活得有點小心翼翼。現在的我好很多,會考慮別人的情緒,但不是取悅別人至上,自己也要爽,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決不妥協。

另外,我真的覺得討論別人的事情很無聊。我管好自己都很不容易了,哪有這么多時間跟精力去聊這些沒有營養的東西,別人找的男朋友帥不帥跟我有什么關系?人家撕逼撕得有多慘烈跟我有什么關系?真是覺得吃飽了撐得慌,有這份心不如好好看下書,沒準收獲更大。

第二、只需要自己變得優秀

在朋友交往方面,與其有很多朋友萍水相逢,不如來幾個朋友刻骨銘心。

之前在學生會的時候,認識很多不同學院的同學,走在校園路上都在一路打招呼,“hellow,去哪兒呀” “吃飯了嗎”,我還挺自豪的,竟然認識這么多人。我大三出去實習大半年,回到學校竟然不知道該找哪個朋友吃飯?我把焦點放錯地方了。

我錯把成長的焦點當成所謂的結交人脈,其實更應該把焦點放在好好學習上。

1. 首先關于“人脈”一詞我有不同的理解,朋友不等同于人脈.
人脈既然從中國的詞語中單獨存在出來,那就有它的意義。中國語言博大精深,人際關系的稱呼用一個“脈”字就體現得淋漓盡致,人與人的關系不僅僅是網絡,更是牽一發動全身的交織。人脈應該是跟你有利害關系的人。抽煙喝酒就是人脈?還是在職場上能夠給你帶來機遇的貴人?

2. 人脈是跟你自身的價值匹配的。能力不夠,人脈只是一個空殼。
今年在深圳實習的時候,我們班主任去深圳考察我的實習工作(走個形式而已),更主要的是跟學校的學長學姐們還有他的老朋友一起見面。

第一個地方去的老師朋友的游艇俱樂部,一進門就看到 “歡迎湖南城市學院XX老師蒞臨”的橫幅。雖然我是學生,可是我卻倍感榮幸,特別有面子不是嗎?進入俱樂部內部,裝修得富麗堂皇,全套紅木家具奢華無比,還有一間紅酒室,墻面上全是有些年代的紅酒。

老師跟他們聊天全是市場經營、客戶類型等問題,我很快就意識到一點,我雖然很有榮耀感,但是這種感覺是依附于老師存在的,假如沒有他,我們這些陪老師去的人其實什么也不是。

人脈能夠得以繼續的原因之一在于價值平等交換,除非說你身世顯赫,不然人家會理你這個窮學生嗎?不要給自己自帶光環,也不要因為自己跟哪個牛人大亨吃過一次飯,拍過一次照,互留了微信就算是人脈了,頂多只是認識而已,事后別人問到你,對方壓根就想不起來。老師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朋友,是因為他自身有能力跟本事,在我們學校是教授,而且是書記,擁有的是學校的資源,誰知道什么時候會在一起合作呢?

3.人脈是吸引,不是攀附

春芬姐之前很早就送了我一句話“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我覺得看到這句話的大部分人都會跟我當時的心境一樣,這又是什么味道的雞湯?一句道理若是沒有親身體會過,就是雞湯。

可是當我回顧在社會上歷練的這半年,這句話給我的感受竟然是那么強烈。

前幾天寫了篇文章,一個小學同學突然找我問問題,我很驚訝,因為已經很久沒有聯系了,她找我是因為相信我能夠幫她解決問題呀,而這個相信來自我經過社會的歷練變得稍微比以前成熟了點。

不知道為什么,從小到大社會傳播的觀念,總是關系至上。就業要靠關系,升職加薪要靠關系,所以我之前的潛意識里就有一條“凡事都可以靠關系”的想法,并且會下意識讓我去跟一些朋友相處。確實很功利,而且很無效。我認為“只論關系只會讓我們陷入自己不求成長的怪圈”,想辦法讓自己成長起來啊?關系用一次人情就欠一次,而且決大多數的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光靠關系就能把公司的關鍵位置給你?如果我們是老板,也會好好權衡。

最后,還是用春芬姐送我的那句話結尾:“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寫一世情話給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不知道我的性格是怎么來的,人家都說家庭教育導致一個人最初的性格生成,但我好像是天生的,小時候我的父母希望我跟別的...
    趙不平閱讀 237評論 0 1
  • 評東野圭吾《十一字殺人》涉嫌劇透,沒看過的親,請就此打住。 說起偽君子,就會想到《笑傲江湖》的岳不群。用一番道貌岸...
    周周就是周周閱讀 901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