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是從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大概是從上學路上的小攤販擺起了一盒盒穿著紅色外衣的擦炮和摔炮開始的,因為不到快過年的時候是看不到這些的一小盒一小盒的紅色小炮的。孩子們看到這些炮總是歡天喜地的,因為這一盒盒的炮意味著年快要到了,也意味著快要放假了。
但是買擦炮還是摔炮男孩子跟女孩子卻總是有所差異的,因為擦炮相對于摔炮的威力要大一些,但危險系數也要高一些,需要拿著小炮的頭在盒子一邊的火紙上擦著后立馬丟出去,如若丟的的不及時便很容易傷到自己,而摔炮只需要稍微用些力氣摔在地上便能發出“啪”的巨響。
男孩子是都買但是為了顯示自己是個小小男子漢比女生的膽子要大,便多買擦炮輔以摔炮,一些調皮搗蛋的男孩子甚是喜歡在女孩子跳皮筋的時候故意在人群里扔摔炮,引起女孩子們的陣陣尖叫,然后他們笑著跑開。
大膽些的女孩子們便也拿出摔炮扔向男孩子的所在地,施以報復,男孩子一邊跳著跑開一邊威脅后邊追趕的女孩子“你再追,我便扔擦炮了",女孩子一邊回道“你敢”,一邊緊追不舍。往往這個時候上課鈴便打響了,孩子們紛紛放棄了剛剛的追趕,一溜煙兒似的跑進教室去,留下操場上已經炸開的紅色炮衣,一小片一小片的,在暗褐色的磚上顯得紅艷艷的煞是好看。
隨著新年一天一天的臨近,炮聲漸漸多了起來,孩子們那一小盒摔炮發出的聲響被霹靂拍啦的大盤鞭炮漸漸遮掩了下去,而離開了學校和小伙伴的摔炮,地位一剎那變得尷尬起來,不多久便被孩子拋在了腦后。
到了小年,家家戶戶都變得忙碌起來,外出工作的人們也衣著光鮮大包小包地拎著東西和禮物陸續回到了家。每家每戶都沉浸在團圓和新年的喜悅之中,孩子們也是興高采烈的,因為大人們置辦年貨的時候便禁不住孩子的央求給買各種年關才出現的小吃食,孩子們得到了平時不常能吃到的零食,便愈發活躍起來,在寒冷潮濕的冬日里小臉蛋也總是紅撲撲的,穿著的棉襖也總是因為打鬧敞開來,向外“嘶嘶”散發著熱氣。
大人們的脾氣這個時候也愈發好了起來,只要不鬧的過頭,便總是說兩句就過去了,任由孩子們嬉鬧。
老人們則是家里福氣的象征,年歲越大意味著福氣也就越高。在年前少有的好天氣里老人們便穿著兒女外出給買的新衣服,自發地在午飯過后找一處向陽的地方曬暖兒(曬太陽),跟老友絮絮叨叨地討論自己兒孫的情況,一到了飯點,便又自發地回自己家里去,斷沒有往常邀請別人到自己家去喝茶(吃晚飯)的道理。
因為新年要到了,家家戶戶都請了神仙下來。飯前是要先給神仙磕頭,讓神仙先吃飯,再表達一番敬畏神靈的虔誠之心的,好讓神仙在新的一年里面賜福給家里面的每個人,而禱告的話語多是由家里面年紀最長又無病災的女性來說,但也會根據情況的不同而發生些許的變化,但是這個儀式總是要有的。如若對神靈不敬,新的一年不僅福氣要減少,說不定還要倒大霉的。
我們家這項鄭重的儀式是由我奶奶負責的。小年開始,每頓晚飯之前便要先給神仙磕頭,而我又很執著的要磕六個(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大概是覺得六是個很吉利的數字),就這樣一直磕到大年初五把神仙送走才算了事,導致我記憶中關于年最深的印象便是磕頭了,以至于每次跪在我奶奶身后也不清楚她具體講了些什么。
但是每次都會重復的那幾句話我還記得清楚:“老天爺,天王奶奶,天上的各路神仙,保佑我們一家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保佑峰工作順順利利的,夢奇學習好,考上學”(峰是我父親的乳名,夢奇是我的乳名)。再然后又說了些什么,我便不甚清楚了。但是無論拜什么神仙,我奶奶似乎說的都是這么幾句,甚至拜財神的時候,我奶奶還是這樣講的,致使我每次都很想問,拜財神不是應該祈禱財源滾滾嗎?但我由于怕被訓斥對神不敬,從未敢真的問出口。
年復一年的禱告里,我從沒有從我奶奶口中聽到過要大富大貴之類的話語,她每次禱告最多的便是一家人平平安安,無病無災。
許是奶奶足夠虔誠,我磕頭磕的也足夠認真,奶奶許下的愿望都實現了,似乎神仙真的一年一年在不斷的賜予我們福氣。
年前的那幾天總是不屑于寫寒假作業的,拿著大人給的零花錢每天在小賣部前面晃來晃去,買各種各樣的新鮮玩意兒,悠悠球,卡,蹦蹦球等等數不勝數,向同齡的小伙伴喧炫耀自己的剛買的小玩意兒,若是碰上買了相同的的,一言不合便開始了一場比試。輸了的還要再來,贏了的則更是躍躍欲試,有時還要故意高揚起頭說上一句“誰怕誰”,說著便又開始的新一輪的比試。
我也不例外,不是圍著看比試,便是忙著比試。不知是我玩的太過火還是這些小玩意兒太脆弱,總是不到幾天便壞掉了,只留下缺胳膊少腿的殘骸躺在了我的小箱子里再也不見天日。
轉眼間便到了大年二十九,這一天是我們家最忙碌的一天,奶奶在灶屋忙著炸丸子,年糕,雞魚等各種吃食,我則拿著漿糊跟著父親貼對聯,一邊看他需要負責遞漿糊,一邊聽他的指示看看貼的是不是工整。貼完之后,我便一溜煙兒跑到灶屋里去,看看奶奶的油炸大業進展如何,趁她不注意,便偷偷拿上幾塊香噴噴的酥魚出去,跑到里屋里美滋滋地吃,活像一只偷腥得逞了的貓。
貼好對聯之后,除了偷吃便幾乎沒有別的事情需要我了。年前書總是不好看的,作業也是不想寫的,一個人看電視也是無趣的,而跟小伙伴一起無論做什么總是極有意思的。每年寒假都要重播一遍的西游記是我們的心頭好,猴子的棒子總是無敵的,唐僧總是啰嗦的,沙和尚多是不吭聲的,豬八戒則是又肥又懶又好色貪吃的,在這些點上小伙伴們統一達成了共識,多是安安靜靜擠在電視機前面。
等到看完下午劇場再回到家,就發現什么都煥然一新了。院子整個干凈明朗了許多,堂屋前兩棵高大的冬青樹似乎一整個冬天沒有掉過葉子似的,干凈挺拔。買來的兩棵修竹頭上上掛上了長長的像是冰糖葫蘆一樣的紅色剪紙,每個圓都是一個銅錢的形狀,在寒冷潮濕的晚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擺著,像是在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招財和招鴻運。
大年三十的晚上,團圓飯是異常豐盛的,餃子則是必不可少的。爸爸和奶奶的臉上也都洋溢著忙碌一年終于閑暇下來的輕松和愉快,天花板上的燈光溫柔地灑在他們的臉上,而我大概就只顧著吃了,因為飯菜實在是豐盛又美味。而平時堅決不讓剩碗底的要求在此刻是完全相反的,一定要剩下一些在碗里,奶奶說這叫年年有余(魚),每年都要積攢下一些好東西才行。
從凌晨十二點開始,便響起了噼里啪啦的炮竹聲,一直持續到天明才堪堪停止。清晨五點便會被父親從被窩里拽起來給奶奶拜年,擱在往常我一般是極度不樂意的,但是只有這一天是個例外。因為只要拜個年便可以得到我夢寐以求的大紅包,然后就可以買各種各樣的小零食和玩具,何樂而不為呢?
父親也是要給奶奶拜年的,奶奶待他拜完后便催著他出門去放鞭炮,而我是一定要跟出去看的。我很慫地站在一旁緊緊捂著耳朵,但怎么也阻擋不了空氣中炸開的紅色炮衣伴隨著的噼里啪啦的巨響,眼前一片白茫茫的,不知是清晨朦朧的薄霧還是萬家鞭炮匯聚起來的煙火氣,滿地的紅色小花看不真切,帶著一種欲說含羞的美。
奶奶聽著炮響完了便從堂屋出來,喚我們回去吃餃子。
餃子皮薄餡大,依舊香噴噴的,是家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
http://www.lxweimin.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