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雙11只有2天了,不對,只剩1天半,我的購物車里除了一本《疾病的模樣》,啥也木有。
狠焦慮啊!
不知從啥時候起,我覺得自己得了「消費無能」的病,很蛋疼。比如以下幾種場景:
1、朋友們去韓國日本,問要帶點啥,大腦一片空白!
2、自己出國玩進免稅店,除了幫朋友購物,自己不知道要買啥,前年的面膜剛剛過期,去年的護膚品還沒拆!
3、剁手節臨近,大家都在比對購物車,呼朋喚友買點啥,我基本插不進話,都要社交障礙了!
身為一個女人,一個主婦,在舉國上下的消費狂歡節到來之時,不僅笨——想不到要買啥,而且懶——也不想去逛花紅柳綠的電商網站。如果我能接受又笨又懶的自己,云淡風輕地看著朋友們磨刀霍霍向荷包那也是極好的,最糟糕的是我認知失調了,我很想買點啥,可啥也不想買,對你沒看錯,就是很想買點啥,又啥也不想買,告訴我不是一個人!
曾幾何時1111只是普通的1/365,曾幾何時1111只是單身狗的自嘲日,可自從一位鄉村教師在日歷本上畫下一個圈,得,整個10月人們就像花栗鼠似的往購物車里存東西。窩里沒屯糧的花栗鼠,大概率要覺得自己哪根筋不對,我就是這種,焦慮隨之而來。
從地鐵站被各種電商的1111廣告鋪滿開始,「今年買點啥啊」就成了隱隱的心病。你看,人就是這么容易被環境影響,德爾菲神廟上應該直接刻上「社會心理學」,那才是認識自己的明燈啊。
好歹我也是拿到心理學專業畢業證書滴銀兒,發現自己認知失調產生焦慮后,立馬行動起來,去各大電商平臺參觀,希望在眼花繚亂的活動信息中有那么幾條能讓大腦產生興奮的神經沖動,挑幾樣滿意的貨下手一定就能緩解這場尷尬的「消費無能」焦慮,順利度過雙11。。。可惜馬上發現這是另一個大坑,我從「購買焦慮」無縫對接到「選擇焦慮」
這一家家的,簡直是把世界鋪在消費者眼前,從起床到入眠,從生到死,貨架上的展示擁擠著可以塞滿你的整個人生,要說沒沖動,那太不正常。消費果然是種需求,不光是物質層面的,在物質相對豐富的今天,更多是在心理層面。消費的本質是占有,各種生物都需要盡可能擴大對資源的占有以保障生命體的安全延續,看來人類作為智慧生物,也根本無法抗拒這種本能。
可怎么就下不了手呢?把各種影響因子分析了一通,發現原因了,就一個字——「窮」,莊子說:「吾金也有涯,而欲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用有限的鈔票在琳瑯滿目的貨架上選最合適的產品,調動的認知資源之多已經讓我開始犯困了。此時深刻懷念物質相對貧乏的時代,5毛一袋的咪咪蝦條就是5毛錢的永恒交換歸宿,還要和鄰居姐姐石頭剪刀布來提高享用每一根蝦條的邊際效用。
別跟我提什么雙11剁手攻略,色魔張大媽(什么值得買)都從少量看得過來的精品推薦網站演化成新一代超級電商平臺,我這種購物選擇困難戶還能指望誰呢?
自說自話了這么半天,還是不知道買啥,如果你有好貨推薦,懇請留言救我;如果你和我一樣患上「消費無能」,只能給你兩貼錦囊了:
知乎帖——2016雙十一買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827915?utm_source=just998.com
知乎帖——哪些東西買了之后,會讓人因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提升而感覺相見恨晚?最推薦第五順序排位,得贊最多答者鼎革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40874
最后為剁手黨也正個名,對大多數人來說,囊中羞澀的貨幣保有量相對永無止境的欲求永遠偏少,這種商家大規模讓利,難得讓貨幣和欲求「看起來」相對均衡的時機怎么能錯過呢?你說買多了也用不上?用不上怎么了,買!就是歡樂的源泉,就是目的,用不用得著,再說吧,有備無患嘛。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