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走在昌溪的山水里,突然想到一份高中的早餐,隨即想到回憶里的各種味道,于是有了此系列
讀高中后,通過有住校的同學,人生中第一次和住校這件事情有了聯系。好像難以說明是因為大家必須要起得更早,還是因為學校食堂不能滿足學生的胃,或者每個人對錢的自由度更多抑或其它原因,總之衍生出了帶早餐這樣一件極其有趣,令人期待的事。
往往那天有人幫忙帶早餐的同學,仔細觀察TA們的神情,會有一種期待的開心與愿望達成的滿足,甚至有今天做了一回大爺的虛設感,那個時候的快樂總是很易達成。
荊州真是個早餐豐富的地方,借助于住在各處的同學,我吃到了很多在此之前從未吃到的或超過之前的味道,竟然從未厭倦。離開此處后,再也沒能吃到此處的味道。偶爾回到荊州,也吃不出以前的迷戀,一群人的快樂終究不是食物所能單純復制的啊~
我所印象最深刻的有四機廠的糯米包油條,學校后門菜市場的白面饅頭,學校前門多家店的牛肉米粉,偶爾一次某人特地打的到學校為了讓我吃到風味依舊的手抓餅,當然還有每天都擺在學校正門口的三鮮餛飩,忘不了我總要給某人帶的牛肉塊子。
帶糯米包油條的是蓮花,有任務的時候她都是提前出門買早餐,自行車前簍子里裝的都是我們班同學的希望。糯米包油條里除了油條還有各種各樣的配菜,大家各有愛好,有時還得區分一下,我喜歡里面包很多土豆絲,總要計量著如何咬,尤其是最后一口,一定要有土豆絲才算完美啊!
后來每次看到糯米包油條,都忍不住要買一個。可是幾乎再也難看到那么新鮮的油條了,雖然失望,咬下去的那一刻,卻還是仿佛回到了那個單純的年紀
那些單純的快樂~
樂此不彼的快樂~
荊州的牛肉米粉,油不多,總是兩塊五的價錢,嗯我讀高中那三年,都是這個價。牛肉都是和黃豆搭配,用的是砂鍋。黃豆和牛肉都煨得軟糯,以至于直到今天我都覺得黃豆和牛肉才是絕配,吃不到黃豆的牛肉米粉都是一種缺憾。牛肉總是能鋪滿方便碗的表面一層,每次吃到最后,都是在燙里找一個個小方塊狀的牛肉粒還有散落在燙里的黃豆,早自習就在這種尋找的喜悅里度過了。
第一次吃手抓餅,是CZQ說有很不錯的餅,形容得天上有地下無,口水流了一整天,央求他給我帶吧,終于求得。第二天上午,CZQ同學果然姍姍來遲,雖然是早自習,我也無心看書,滿心期待的都是那個被吹到天上去的餅,好奇啊這么刁的人都說好吃,該是什么味道呢終于在早自習要結束的時候,CZQ同學走進了教室,我只管拿著餅開始吃起來,已經快餓死了好不好。他在一邊看著我,等我的反饋,一邊告訴我為了給我帶這個餅有多么多么幸苦。原來這個餅店不是開在他們家附近啊~一貫遲到的他打的到店里買了兩個,又打的到學校讓我吃到還外焦里嫩的手抓餅。那個早晨,我記住了臺灣手抓餅,咬下去,牙齒撕扯餅的時候真的會拉絲,好像黃金一般燦爛的手抓餅,后來在全國蔚然成風了,我卻再也沒有吃到過會拉絲的手抓餅了,可是我記住了那個拿出來還冒著熱氣的黃金手抓餅。
饅頭是我們早上很少會選擇的食物,有一次也不知道是誰說起,后門菜市場有一家饅頭特別好吃,于是乎全班皆定。第二天早晨,該同學提了兩大袋子饅頭進教室,據說把當時出鍋的饅頭都買來了。全班一起吃饅頭的早自習,還有人搶著要第二個,真是傻得可愛啊~
給我帶牛肉面的是CZQ,給他帶牛肉塊子的是我。那個時候,我租住的院子外面,突然擺起了一家早餐鋪子,她家的特色是塊子,手工面,大概1.5毫米厚,約有2個厘米寬,吃起來特別有勁道,每次都邊走邊吃,剛好到學校。再給CZQ打包一碗,他到學校的時候,面已經在那里等他好久,而他往往還很得意,不是為了吃塊子面,哪用這么早到學校。是的,每次我等到他的牛肉米粉都是早自習快下了的時候。高三最后一學期,我應該感謝TA為了給我帶早餐才來學校這么早嗎~
好像除了高中,我們屁顛屁顛的給同學帶早餐,以后這種經歷就幾乎沒有了,即使大學也只是偶爾給宿舍的人帶一兩份,哪里還有集體一起吃早餐的狂歡,大半個車簍子的裝載,不顧老師的威脅,躲在書本后面大快朵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