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IP層出不窮的當下,網絡上有各式各樣的分享課程,拋開付費和免費不談,有些課程可以做到萬人空巷,而有些課程則聽眾寥寥無幾,如何才能做好一次網絡分享,樹立自己的品牌,課前又該如何準備?
這次就為大家請出一位”高顏值的文藝范小廚娘”,人家可不單是做得一手好菜,寫起文章也是牛人一枚(有興趣可以參看她的公眾號:小侯爺廚房,那是一個有煙火氣息的神仙府邸),當然做起網絡分享那也是迷死個人喲。
喜歡小侯爺的分享課,是因為聲音甜美,邏輯清晰,用詞準確,表述優美而簡潔,同時還干貨滿滿。
下面就開始我們的采訪吧:
1、課程分享中你的聲音清透而干凈,忍不住多聽了幾遍,之前是否有經過專門訓練呢?
小侯爺:聲音的專門訓練實際上是沒有的。但是我大學期間學的是新聞,實際上包括一些廣播類的課程都有涉及、都有在做。包括工作的時候,開始是在央廣那邊做實習,后來也做了一部分紀錄片,多多少少都有涉及,但專門的訓練是沒有的。
相比課程講授過程,因為語速略慢,你在分析過程的聲音聽起來會更加吸引人呢。
小侯爺:我個人也是十分喜歡聲音方面的東西。我自己在表達上語速可能會比較快,后面也計劃專門學一學,系統性的,就是你上面說到的專業性訓練。從自身的音色條件上還是OK的,但是接下來在包括氣息、吐字方面要進行專業化的學習,后面也是有這些計劃的。
網絡分享,聞聲如見人。對于聲音控而言,比如我,只為這好聽的聲音也立即路轉粉。網絡分享時看不到你的姿勢與動作,看不到你的表情與眼神,聲音就變成你與聽眾交流思想和感受的工具,通過的音量、音調與節奏的變化可以把你的想法準確無誤地傳遞出去。就像其他肌肉一樣,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地運用、塑造自己的聲音。
2、聽課時覺得小侯爺邏輯清晰,表述準確而簡潔,應該也做了不少準備吧?分享內容需要準備文稿嗎,您每次分享前都會做哪些準備工作?
我是會準備文稿的,會先梳理脈絡骨架做好PPT。先列好當天要講的要點123,把核心要點準備好,然后補充性舉例的內容會比較喜歡現場發揮。
3、怎樣才能讓分享聽起來不那么口語話,同時也不是那么生硬像讀稿子?
我覺得,首先還是要有骨架,分享的知識點一定要邏輯清晰、簡潔有力、用詞盡量書面準確,這樣就可以和完全口語化的表達區別開。同時骨架搭建好之后,細節話的東西就盡量不要完全一字一句的照著讀了,盡量是像聽眾就在身邊,采訪一樣的對談的方式。
與聽眾的溝通需要意向明確,也就意味著我們要提前準備,制定好相關策略。要明白自己為什么做分享,自己想要什么結果。明確聽眾的需求,從聽眾的需求出發進行準備,聽眾才會重視。最后為了能把你的要點清楚而有力的傳遞給聽眾,最好把要點用容易記住的短句子表達出來。
4、您覺得做分享時什么才是對您最重要的?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我說的都是我真心想說的,想要和人分享的,這就夠了。
走心才是最重要的。用心聽眾是可以感受到的。不僅是分享,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走心。
5、有件事情讓我一直很困惑,當不知如何表達時,該怎么做?
我覺得深邃這件事情一是用心感受,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同時它是真的有觸動到你。另一個就是不斷的積累和學習。多看看別人比較優秀的觀點和想法,積沙成塔,慢慢的在學習別人的表達中融入自己的價值觀。有些時候是遣詞造句的問題,有些時候是真正價值觀念的認同和打動。
受教了,為什么小侯爺分析問題可以一針見血,而且簡明扼要,是怎么做到的?我總覺得自己說活很啰嗦,有時還表述不清自己的意思,而且比較口語化。
Tips:日常生活中可以進行的小練習:1、每次和人打電話或者語音之前先把自己想說的話模擬練一遍,盡量不用連接詞比如“這個”“那個”。盡量用精簡的語言把事情說清楚。2、平時可以留意看一些比較優秀的主持人的節目比如撒貝寧何炅董卿等等,可以從別人的靈感處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畢竟經常看美的東西,自己也會變美。你說是吧。
真應該早點找侯小侯爺聊聊,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