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說到“貪”這個字,大家大腦中一定會浮現出很多的詞語,比如:貪婪、貪念、貪心、貪污、貪戀、貪財…再看“貪”的解釋,想得到比擁有的更多,更好,所以人們通常都會與“貪”“發生關系”,比如“貪心”。
? 記得爸爸曾笑著對我說:姑娘開著漂亮的車,住著舒適的房,爸覺得你還有點不知足啊!聽爸這樣說,心里想,哪有啊,我和別人交往沒有任何想法,純粹的以誠相待,做工作,沒有任何的企圖,投入的全部是熱情,爸爸為什么這么說呢?今天想來,就是念頭,我可能說過我的一個需求,才讓爸有那樣的想法。今天也是因為最近的一個“念頭”讓我有一個新的覺察。念頭,即大腦里出現的想法,情緒,記憶,畫面等的瞬間。一個人大約一天當中會有四萬到五萬個念頭,有些轉瞬即逝,有些停留片刻,有些長期居住,我們通常會被一個“偶遇”的,停留片刻的念頭所指引,那是意識所不能指揮的,因為它是潛伏在你內心深處的一個信號,忽然被點亮了,用岳曉東老師的一句話“從來不曾想起,永遠不會忘記”的是潛意識。最近有一件喜悅的事情,讓我心懷感恩,滿懷感激,但是突然一個“念頭”冒出來,說了帶有“貪心”的想法,想收也收不回來了,怎么辦?唯有面對,用正確的心態去迎接那個未知。回想自己為什么會產生那個“念”,覺察后發現是源于潛意識中的恐懼,擔憂和不自信,用這樣的方式排解內心的焦慮,其實這件事已經得到了支持,鼓勵和認可,就是那個不聽話的小人藏在了我的潛意識中,在那個瞬間忽然蹦出停留了片刻而已,我完全可以去阻止,但是因為內在的匱乏導致了無力阻抗。
? ? ? 知足常樂的解釋常伴著物質的滿足,就是有車有房有田地,豐衣足食,人生不過如此,何樂而不為呢!也有人說有一個愛我的丈夫,一個可愛的孩子,有事業有閨蜜,這是一個感性的解釋,與情有關。王陽明對知足常樂的解釋是內心本就具足,無論遇到什么樣的事你都從容淡定,與金錢無關,與利益無關,當你內在豐盈那才是“知足常樂”的境界,所以“貪念”背后的“小黑”讓我一覽無余,當看到這些,我接納允許,不然怎會有今天的幡然醒悟,我也相信,我的“貪”會讓我越來越進步,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為。此刻我把“貪心”理解為褒義詞,上進、積極,努力,執著。
? 接納不足,成為一個“知足常樂”的人。不因“貪”而生“念”,不因“念”而有“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