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同一種味道:我辛辛苦苦擺好了桌子椅子,我的意志已經展現,為什么你輕易就駁回了我,我恨死你了,但我不能攻擊你,所以我就死給你看,要你知道,你大錯特錯,你本來應該聽我的。中國人的生生死死,常常就是這么個味兒。
然而,假若孩子到了兩三歲后,父母還是對孩子大包大攬,就阻礙了孩子的發展。孩子明明覺得,自己長大了,能力增強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了,但父母一方面不給他做事的機會,另一方面還不斷否定他,總是對他說“你不行”。
我想,比貧窮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這個國家,可能每個地方都有這樣一種主流思維——掙錢勝于帶孩子,面子勝于家庭溫暖。
在我的朋友們中,很明顯,在歐美企業工作的人對待家庭的重視,遠勝于其他人。他們的周末,都盡可能留給家人。我們總說,東方文化更重視家庭,這種重視體現在哪兒了?或許,主要體現在裙帶關系上,即,家庭是用來構建權力關系而在社會上更好地生存的,至于愛,不重要。
這種轉變后來也屢屢見到:當你恐懼,并想逃離恐懼時,他們就去碾壓你;但當你試著和恐懼在一起,甚至最后化解了恐懼時,他們自動停止了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