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見這標題,你興許會笑。要是依我說,你可別這樣。
小時候,身為毛小子的我,編草辮兒并非為了玩,而是為了換錢貼補家用。
那會,還沒小妹,母親見人家大姑娘小媳婦一個個地都在編草辮兒,眼紅得不得了。
又見我還算乖巧,就鼓搗著讓我也編。
未想這一編,我的心隨被編草辮兒這事給拴住了。
編草辮兒,其實和蓋房子一樣,也得先備好料。
料,就是包裹棒子的皮狀纖維,俗稱玉米皮。這東西,秋后農家多得是,根本用不著犯愁。
不過,能編草辮兒的玉米皮,唯有里面的幾層。外面的幾層,質地過粗過硬,品相過老過丑,難以當此大任。
內層玉米皮,從棒子上揪下后,要進行挑揀,晾曬,噴水,熏白和保濕,方可使用。
編草辮兒,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若要編好,更是不易。
也不知是何居心,來村子里收草辮的人特別挑剔,反正大家編的草辮兒極少有被定為特等和一等的。
我編得最好時,雖說也只是一個二等,但那已是我最為得意的了。
至于初學時所編的,不但根本無法與人家的比,就連自已也看著都不舒服。辮兒粗細不一不說,豆兒大小也不勻稱,何況還有好些接茬露在當面。
為此,拆了編,編了拆,都是常事。就這樣,也不知練了多少回,多少天。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練到了能看上眼了,能看過眼了。
得到師傅和母親的認可,我編草辮兒的信心和勁頭也就更足了。只要得空,就會去編。
上小學高年級那三年,我的確編了不少。多時,掛得滿墻都是。所編的,有直接換錢的,也有縫成地毯的。
編草辮兒,對姑娘來說倒也沒啥,可硬要讓我這樣的毛小子去弄,起初還真得怪難為情的。
不過,雖說我是不得己而為的,但當我投身到編草辮兒這事之中,它也給我帶來了除能換錢以外的諸多快樂。
這種快樂,不光那三年陪伴著我,至今也是。
》謝謝賞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