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聽了老師分享的寫作框架,仔細看,其實發現很多都是現在互聯網上的熱文所用的框架,有一些也是中學曾經學過的框架,頓時覺得學習是相互貫通的,很多你當時覺得“無用”的東西,可能會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上幫你很大的忙,并且也要學會去總結,提煉出為自己所用的精華。
一、拆解《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
(一)核心思想:互聯網經濟下的焦慮以及解決方法
(二)標題
標題很有吸引力,讀到這個標題,讓人不禁去思考:
“死工資”是什么?
為什么工資還能拖垮自己?
工資難道不會讓生活質量變得更好了?
(三)文章框架:自媒體寫作
我覺得《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可以用“故事+金句+論述”的框架來拆分。
1、開篇
文章首先以和國有銀行的朋友吃飯過程中的聊天開篇,介紹了一下朋友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注意到,這個朋友是國有銀行的,有年薪30萬,這個可能和標題的“死工資”對上號。
接下來,我們看到在這位朋友自述中,他坦言他很焦慮,這個時候,讀者會想為什么焦慮呢?接著作者以兩個對比來解釋焦慮,提出觀點。
兩個對比:
他穩定的收入vs他覺得當年不如他的朋友賺的錢反而比他還多
自己的平穩的生活vs北京這座活力、創意、熱鬧的城市
提出觀點:工資收入在互聯網經濟的浪潮中變得越來越尷尬。
2、第一部分:穩定vs可能性
論點一:工資的增長模式是線性的,而互聯網商業的增長模式是指數的。
論述:工資收入模式,互聯網的作用,工資收入模式不適合互聯網商業
論點二: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資本回報率增速高于勞動回報率增速的時代。
論述:工資漲幅跟不上物價漲幅,與美國對比
得出結論:線性增長的工資不適應互聯網經濟。
3、第二部分:工資收入難以到達財務自由
論點一:工資收入有雞肋,也可能有陷阱
論述:工資收入讓你容易被替代;舉例四線城市公務員朋友的焦慮;高收入的特點是高風險和稀缺性。
金句:互聯網帶給我們這一代人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也有一不留神被淘汰的可能。
論點二: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雇傭制會退出舞臺,合伙制會成為主流
論述:體制內的人和領工資的人應有的警惕性以及能力;舉例北京商業伙伴參與到互聯網經濟中;個人和組織的關系。
(四)借鑒:吸引人的標題,故事開頭,拉近和讀者的距離,具有感染力;兩個部分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論述,其中穿插金句。
二、《和弗蘭克寫作,我收獲的幾點改變》
一:以前的我vs現在的我以及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小困難(描述一下以前的我和現在的我的不同之處)
例子:在完成第二講作業時,我當時就在想,這個作業對我來說應該是不難的,畢竟我之前存了那么多的金句,圖片,而且在中學的時候也看過很多的例子,但是實際上,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故事我都記不起來了,并且之前積累的金句和觀點,因為平時自己沒有按時整理分類素材的習慣,導致現在需要用的時候,只有一大堆素材,但是很難找到合適的素材。就好不如,收集了一屋子的生活用品,但是都是隨意堆放,等到要用的時候,很難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這次作業以及老師的分享告訴我,雖然收集素材的習慣很好,但是也要及時去整理,去分類 ,不然東西雜亂無章,也是沒有用的。
二:我的收獲是什么
1、思想觀念上的轉變:在分析他人優秀作品時,要學會總結,轉化為己所用的知識;輸出才是真正的掌握
2、寫作習慣上的改變:刻意學習,刻意模仿
3、收集素材上的改變:分類收集素材,并且及時整理歸類
三:我今后將會怎樣做
1、堅持收集素材
2、堅持整理素材
3、堅持定期寫作
4、學習優秀作品
5、分享輸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