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士,敢于做到按時早起,并且日復一日
終于到了大家夢寐以求的寒假,從考試的重負中脫離出來之后,可以回到家過上一種:冷就鉆被窩,餓了才起床的神仙日子了。
昨天下午,坐在回家的列車上,刷了刷朋友圈看著那些已經回家了的好友的動態:除去那些曬著與好友出門聚餐K歌的照片,還有一些就是與床相戀,準備同生共死的內容了。
確實,屋外天氣嚴寒,被窩才是最溫暖的歸宿,于是一躺便是一個上午了。
去年年末,一條25歲程序員因為熬夜而猝死的新聞,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于是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熬夜的危害。
也有人說:我是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才一直賴在床上的,想著開啟佛系養生模式,決定對自己好一些。
甚至還紛紛立下flag說,每一天一定要讓自己擁有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給自己賴在床上一個上午,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
而在今天,2018微信數據報告出來以后發現,90后成為起床最晚的一期,獲得了“晚起鳥兒”的稱號。二十幾歲的人生,總是邊哭變笑。
大家的想法,可以用很早之前看到過的一句話來形容:晚起毀一上午,而早起毀一天。所以,為了防止自己一天都處于暈乎乎的狀態,于是選擇賴床晚起,來保證自己下午能夠一直處于滿血的狀態。
事實卻是,下午也總是想著自己因為賴床積壓了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可是卻總感覺一下午時間不夠,不知道從何開始去做,便又恍惚的虛度了一下午的時光,想著明天的自己一定要早起。
然而第二天還是循環往復,依舊如此。
我們都知道,熬夜傷身,熬的不是夜,是命!然而卻一直忽視了,賴床賴的也不是床,是大好青春年華的活力。
第一批90已經開始脫發了,第一批90后已經開始憔悴了,而第一批90后的胃也開始空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也常常因為賴床晚起后,在短短的幾十分鐘甚至幾分鐘內,迅速的完成了刷牙洗臉、收拾東西并且狂奔到教學樓開始上課,速度堪比是半夜緊急拉練的訓練員們。
而早飯也就更不用說是來不及吃了,如果是只有一二節課的同學,還能在下課之后,走進食堂,補上一頓早餐。而要是上午滿課,那也就更不可能會吃東西了,于是胃病患者的隊伍也日益壯大。
我的好友小小曾經早上7:30在微博曬過一張自己早餐的照片,烤好的吐司里面夾著火腿和荷包蛋,旁邊有一杯熱牛奶,在一個碟子里還放著一些圣女果。
曾經在一個人在家時,我也會這樣為自己做一份這樣的早餐,簡單卻也挺有營養,并且吃著自己準備的早餐,開啟緊張又充實的一天,十分的有動力。
而我看到評論區的評論時,卻忽然感到一絲絲的不解,其中有一條是這樣評論的:是什么支撐著你早起?這么有閑情逸致?我已經習慣早午飯一起吃了,正好方便。對于有人早起吃東西,似乎是一件很令人詫異的事情。
賴床晚起不僅享受不到精心搭配的營養早餐,更是在間接性的消耗自己的生命。
著名的哈佛大學第十條校訓是: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翻譯成中文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話語: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而他們的圖書館曾經也一度令人震驚,清晨4:30分就已經座無虛席了。
在暢銷書《168個小時》中有一項關于“意志力”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早晨,人們更容易完成那些需要個人自律才能做到的事情。
還有我們熟悉的馬云,也是有早起晨跑的習慣。他曾說過一句話:如果不早起吃蟲子,那就要被其他蟲子吃掉了。
本身就已足夠優秀的人,卻依舊還在早起奮斗,想要變得更加優秀、更加的成功,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逼自己一把呢?
所以,記得調好早起的鬧鐘,一起來看一看清晨最美的風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