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卻多愁善感。青年時總覺得自己躊躇滿志,卻遇人不淑。時光若是不留情面的再一晃,我就要步入中年了。此時此刻的我再回頭看自己的“曾經”總覺得自己很可笑。這種可笑帶著些許負氣式的,就像從未被自己或他人尊重過的“可笑”。原來的我總是把尊嚴看的很重要,渴望的到他人的敬佩與認同。現在想起來,更多的得到的恐怕就是別人的戲笑。
我開始思索自己被輕視的原因,恐怕就是自己一開始就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渴望總與行動相距甚遠,我一開始就是知道想要和別人保持距離,就要有種疏離感不讓對方過多的介入自己的生活。生活介入多了距離拉近了就會有利有弊。有利在你多了個朋友,有弊在你的朋友太過于了解你的短板從而開始輕視你。輕視多了也就不得不認識到自己的普通,普通的像是千萬石頭中的一塊,扔在滿是石子的路上都不會輕易被他人發現。
幸福的人總是能活在當下,不幸的人總是能回望過去試圖逃避。我的當下盡力維持,而我的過去我也無法篡改。因為過慣了安逸的生活,我不知道奮力向上爭取的感覺,好像想要的也不多,又好像全都想要。看見別人過得好仍然會嫉妒,這種情緒既是對自己現狀的不滿,也是對他人的羨慕,更是他得到了我想得到的東西的另一種難過。我認為我是另一種形式上的勇士,勇在我一事無成卻也敢暗自慶幸。生活總是能眷顧所有人,所以我相信他有一天也會眷顧我。只要夠努力,就能追的上。或者可以這樣說,只要夠努力就能縮小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又或許這個差距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有人生的終點,只是自己賦予人生經歷的意義不同。
這些感慨就是這樣突然的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如果我不寫下來就會像在胸口憋了一口長氣。我討厭那些在互聯網上吹噓自己的人,穿著網絡給的馬甲,聲嘶力竭的站在舞臺上表演,表演自己的優秀,表演自己的成功,也表演自己的失意頹廢。大家都是互聯網的觀眾,既可以鼓掌,也可以喝倒彩。我躲在人群之中,只想發出一聲又一聲的“唏噓”。前路漫漫也不知道能不能不再四海無人對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