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嘯夜雨,歡迎來到今天的夜雨影評視說。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大家熟悉的經典日本動漫《千與千尋》。
我曾聽說有人將《千與千尋》與《愛麗絲夢游仙境》進行比較,不過它們是不同的,實際上,《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十歲小女孩誤打誤撞進入了一個荒唐奇怪的世界,并與許多未知生物之間發生的種種故事。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將觀眾帶入了故事當中,使人投入其中。而且在電影層層畫面中,埋藏的是一顆善良的心。被迪士尼許多畫師敬若神明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帶來的這部動畫電影,絕對是最近幾年中,最優秀的。
許多觀眾對于來自日本(或是其它地方)的動畫電影,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猶豫,對其持懷疑態度,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約翰?拉塞特(《玩具總動員》導演)已經為《千與千尋》搭好了完美無缺的英文配音。它戰勝了無數的優秀作品,成為了今年柏林電影節的最大贏家之一,它超越《泰坦尼克號》,成為日本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而且它還是歷史上第一部,在北美公映之前便已經獲得兩億美元票房的影片。好像感覺我有點像是在給他打廣告或者是做推銷,不過這些話我還是得說,因為我想要告訴你:這是一部經典。如果因為你對日本動畫電影有所成見而錯過它,就太可惜了。如果你說你只看迪斯尼動畫電影,這完全不是問題,《千與千尋》正是由迪士尼所發行的。
宮崎駿的很多作品(《龍貓》、《魔女宅急便》、《幽靈公主》)中,具有一種在美國動畫電影里已經缺失的深度和復雜性。宮崎駿對電腦絲毫不感興趣,但他還是親手畫下數以千計的畫稿,使他的作品被賦予了一些只有繪畫才能體現的特質。他更為人稱道的是,他連銀幕中一些完全沒法展現的細節都會畫出來(手繪動畫的制作過程本就麻煩,更少有畫師會去畫這種不必要的東西)。他還會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一片寧靜和思考的空間,來給那些讓人熱血沸騰的動作場景和古靈精怪的角色們進行補充。
《千與千尋》的故事站在十歲的小女孩千尋(黛維?切斯配音)的視角講述,相比起《幽靈公主》少了一點史詩感,多了一些人性化。影片開頭,她與父母一起外出旅行。父親驅車闖入一片樹林,發現了一條神秘的隧道。他們穿過隧道,來到了一處杳無人煙的公園;里面只剩下街邊食品攤開放,父母坐下開始品嘗各種食品。千尋則無意中走進了故事中的仙境,一座無比高大的澡堂。
一個叫白龍的男孩適時出現,并成為了千尋的向導,白龍警告她,魔法師湯婆婆是這座澡堂的主人,湯婆婆會企圖偷走她的名字和身份。湯婆婆(蘇珊娜?普萊薛特配音)是個臉很大的丑陋老女人;一眼看上去像一個人型茶杯,她十分喜愛的是樣貌奇特的巨型嬰兒“小少爺”。她還給千尋起了一個新名字,千尋有時在這座建筑物亂逛,就像《龍貓》里一樣,這里也有很多的灰塵團,四處亂竄。
后來,千尋跑到了深處的鍋爐房。她在這里遇見了鍋爐爺爺(戴維?奧格登?施蒂爾斯配音),他是一個總穿著正裝,有著八只腳,做的事情讓人有些不知所謂的奇人。剛開始,他看上去和他所在的環境一樣讓人覺得可怕,但接觸之后,就會發現他是個好人,他與湯婆婆的關系并不密切,而且很快就發現了千尋心中的善良。
如果說在所有人物當中,湯婆婆是讓人覺得最可怕的,鍋爐爺爺是最有意思的,那河神就是最引人思考的,導演通過河神向觀眾傳遞了許多訊息。作為一個河神,他身上吸附了許多年來,人們丟入河中的垃圾、廢物和河中的淤泥。甚至還有一輛廢棄的自行車。看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了在《龍貓》里,關于扔東西的一個細節,孩子注視著冒泡的小溪,而水底有個被隨意丟棄的廢瓶子。導演在這個場景當中無需說任何話,一切都不言而喻。
變形術,在日本神話里經常出現,它能使我們從身體中發現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而這部電影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就是為我們完美地展現了變形術,宮崎駿對變形術的應用起到了令人驚嘆的效果。讓千尋無比驚訝的是,她父母在吃完了食品攤的免費大餐之后都變成了豬。而河神被洗去了幾十年來附著的淤泥與廢物之后,才露出他的本來面目。白龍也遠不是外邊看起來的那么簡單。事實上,只要你進入了澡堂,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魔法的影響,不管是外貌和還是性格都會發生變化。
宮崎駿的繪畫風格是一種傳統的日本風格,給人帶來一種美的享受,他使用的顏色十分講究,而且線條清晰,細節飽滿,在幻想世界中,對現實主義有很充分的表現。在他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人物的一顰一笑,還有他們的脾氣秉性。就算不深刻研究它的故事與臺詞,觀看《千與千尋》本身也是一次美妙的視覺享受。它是本年度最優秀的電影之一。
好了,今天的電影講述就到這里。我們下期節目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