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8日我的第一篇文章在“簡書”正式誕生,到今天已經完成21篇,累積字數達三、四萬字,有四十八篇次被推薦到不同專題,還有一篇被編輯推薦到“首頁”成為“熱門專題文章”,這是自己最開心的,也是“21天愛上寫作訓練營”給我的鼓勵和勇氣,是我最大的收獲。
這21天來,為了把當天的習作保質保量,更完美地呈現,我不知不覺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注意觀察周圍人和事,并進行深層次多維度地思考和描寫,這是21天來我最大的改變,這習慣將使我終身受益。
在寫作中我經常會遇到詞窮,因此提高閱讀量,由泛讀提升為精讀,勢在必行,并更加注重讀書筆記的記錄與有效整理。
在閱讀中,我開始能對各種不同題材類型文章的敘述和描寫進行仔細研讀分析,并且在這21天中已經開始嘗試編撰回憶錄或者微型小說。
人們常常說,養成一個習慣只需要21天,我認為那是遠遠不夠的,21天養成的只是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們只能從這個暗示中得到了動力,并且,只堅持短短的21天其實并不太難,而且可能也是因為興趣才這么做的。要長期養成寫作的習慣除了堅持多閱讀,而且要閱讀高一層的書籍,平時的積累,自己的感受 ,寫作的練習是潛移默化的,這里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語言是思想的“外殼”,也就是文章的“外衣”。文章新穎的素材,精巧的構思,精確的立意,無不以語言為載體。生動優美的語言,能讓人視聽為之愉悅,心弦被之撥動,情感與之共鳴。
怎樣才能使文章語言優美生動呢?
我認為詞匯豐富,才能表現出靈動鮮活之美,靈活運用優雅的詞語,才能使文章的活靈活現,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其次,句式應該巧妙運用,這樣能讓語言表現出活潑明快具有音韻和諧之美。
第三,修辭巧妙,方可表現出清新典雅之美,可以說修辭是語言最好的包裝。
最后,描繪傳神,亦可表現出詩情畫意之美。由感而發,表達出內心深處的之真情。
這也就是王國維的“一切景語,皆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