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這樣說過:孩子的天就是你的天下,學生身上的事就是教師心上的事。對待孩子應當丹心一片,是全心全意,還是半心半意,還是三心二意,學生心中一清二楚。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把真愛播撒到學生的心中,學生心中才有老師的位置。那么,我如何詮釋我對他們的愛呢?那就是用愛溫暖他們的世界!
細心是一種愛。
端午節,我每人一個大大的甜甜的粽子,一個親手煮的茶蛋。一個清晨,我去大市場買了兩箱紅蘋果。桌子上每人一個,他們一走進教室就看到了紅紅的大蘋果。朱琳在學校演講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于是我送給她一個大大的毛絨玩具。王文菲老師超過了孫海軍,排到了班級第一名,而且進入校榜前二十了,于是我給她買了一個小松鼠毛絨玩具。
信任是一種愛。
王新然,脾氣大得像毛驢。你犟,我比你還犟!怎么樣能找到通往孩子內心的通道呢?我首先觀察他的課堂表現。看看他對哪一科感興趣。物理。他可是我們班的小修理工呢。其他科我幫他分析不會的原因。語文,該擠出時間背,背之前要懂得譯文。頭腦里想象詩的情景,再背就快了。政治該怎樣記筆記,不能只是畫,要把問題注明清楚。我也與他有了約定,語文、生物和地理必須達到及格以上。漸漸地,他聽課時的眼神亮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充滿厭煩與仇恨。月考成績下來了,他跑到我面前,興奮得差點把我撞倒。一只歡快的小毛驢來了。老師,我生物打了41分,滿分50分。真的替他高興。他急不可待地告訴我,是上課聽進去了,所以考的好。雖然他數學依舊是20幾分,但我沒提其他科目的成績。就讓他自信一回吧。每個孩子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有進步就好。王新然,老師最喜歡看你認真學習的樣子。我趴在耳邊悄悄告訴他,眼神里滿滿都是愛與期待。
賞識是一種愛
蘇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書中曾經闡述過這樣一個觀點: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心靈決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
李詠,一個故事頗多的孩子。愛罵人,在宿舍里與同學瘋鬧被政教處扣了3分。身為歷史課代表,自不量力地跟老師挑釁過:老師,我覺得咱班月考沒考好的原因是大家對歷史課興趣不足,明天讓我上一節課唄,他們一定能感興趣。嗚呼!這樣一個特別有特點飯,卻不太討人喜歡的孩子,有一天竟然也給了我們驚喜。
那天是開學第一天,早晨學校廣播通知第八節要開一節主題為“校園安全”的主題班會,叫開學第一課。如果按照慣例,班會還應該是班長策劃和主持。因為上學期每周一次的班會都是她主持的,收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和認可。但是自從寒假讀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我便思考該如何進行民主管理。這就是個好機會呀。于是我征求大家的意見:今天的班會我由誰來主持呢?大家還是把目光集中在了朱琳身上。我搖了要頭,說到:“讓我們換一種口味吧。今天誰愿意來主持班會呢?”每人,舉手,意料之中的。我又故意表現很驚訝,問到“為什么沒人舉手呢?”只聽見幾個孩子小聲自言自語:怕主持不好。我說:把這條障礙越過去,就問自己一個問題:想不想主持?還是沒人舉手。時間靜止了幾秒鐘,氣氛有些尷尬。這時,我注意到李詠把手伸出一半我又縮了回去。臉憋的通紅,拳頭緊緊的攥著,就是沒敢舉起來。我鼓勵他:李詠,想主持嗎?想的話老師就把這個機會給你。聽我這么一說,仿佛賜予了他一股力量,立刻把手舉的高高的。于是我把班會內容給了他,都交給他負責了。
第六節下課,也沒看到他策劃班會的任何行動,便有些擔憂起來。但還是忍住沒有過問。終于到了第八節,我們新學期第一天的主題班會拉開了序幕。伴著熱烈的掌聲,新人李詠走上講臺。一開始他還是有一些緊張的,銜接得不夠流暢。但慢慢地他放松了一些。
他主持的形式很新穎,一邊解讀安全法則,一邊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談如何自我保護。還引用了目前最火的電影《流浪的地球》中的一句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臺下掌聲雷動,臺上的他也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入戲了。
李詠第一次主持,一舉成名。如果我只看到了他那些毛病,那就是給他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簽。那我們現在就看不到這個擁有無限潛力的主持人了。那將是一個莫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