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休息,我聽到兒子在背古詩:“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問他:“這首詩的名字叫什么呀?”回答:“草,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我這才明白,原來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古詩《草》 ,又名《賦得古原草送別》。我曾經是多么地一知半解,直到今天才被兒子科普到這個知識點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兒子的讀書聲依然朗朗。我帶上耳機,聽“喜馬拉雅”,聽“蒙曼品最美唐詩”。
她說,世界上總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讓人怦然心動,比如:
晨起鳥鳴,夜半鐘聲
陌上花開,楊柳依依
曉風殘月,紫陌聽雪
疏影橫斜,暗香浮動
月上柳梢,人約黃昏 ……
她說,古人是認認真真在過日子,不經意把平凡過成了詩,讀詩就是讀生活,讀詩就是讀人生,詩意并不遙遠,詩心就在眼前。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跟您分享我聽到的兩首自己非常喜歡的古詩:
一首是兒子上一年級時教我的《村居》,清代高鼎所作: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美吧,江南水鄉,春光旖旎。閉上眼睛,你幾乎能感受到拂面的春風,孩童的奔跑,還有那清脆稚氣的笑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又說白居易雪夜約好友劉十九來家圍爐飲酒的詩: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若是在此情此景,我想約您,您是否也會踏雪而來,與我共飲一杯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