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邊緣(張海武)
習慣睡覺前躺在床上讀書,所以一張大床總被橫七豎八、開膛露肚、卷邊折角的書搗亂得一片狼藉,有時連自己也不忍卒睹。如果比誰家的床更凌亂,我家可能鮮有匹敵者。
前不久,我在新浪微博上看過一幅毛主席晚年生活照,才知道他老人家那張大睡床也是堆滿了書籍,像落了一地雞毛,毫無章法。想不到一代天驕私底下竟如此邋遢!
同樣是邋遢,對偉人毛主席而言,那叫不拘小節,對我一介草民來說,再怎么牽強附會,也逃脫不了猥瑣的嫌疑。不過,邋遢也好,猥瑣也罷,有毛主席他老人家做榜樣,我不再自慚形穢,管它個“花自飄零書自亂”。
清朝大麻子葉德輝更逗,他說:老婆不借書不借。葉德輝把書墨香與女人香相提并論,讓人忍俊不禁之余,其書癡的形象倒也躍然紙上。
我喜歡讀書,追根溯源是三毛埋下的火種。大概在我高考前后,我從同學那里借來一本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讀著讀著就被感動得昏天暗地。然后就死纏硬磨向大人要錢(那時家里窮得半死),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縣城新華書店把書架上三毛所有的作品買下。三毛淋漓盡致的真性情和桀驁不馴的流浪文字,點燃了我深藏在內心小宇宙里那把蠢蠢欲動的鬼火。感謝三毛!讓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閱讀的震撼!
后來,我工作、戀愛、結婚,為票子房子孩子,忙忙忙,焦頭爛額又心浮氣躁,無暇也無心讀書。直到有一天,我把自己折騰成了入睡困難戶,無計可施之際只好以閑書催眠。久而久之,像患上了藥物依賴癥,幾天不讀書,稻草人似的,空蕩蕩沒感覺。
我讀書無所求,無非是圖個自樂,沒有假斯文、裝牛逼之企圖,更沒有做學問、搞研究的非分之想。平時如果讀到內容深奧得很費腦汁的書,常常大行大段跳過,反正也不是高考試題,反正也不是新婚必讀,反正也不是我家族譜。如此這般讀書,有時難免鬧出窺斑見豹的笑話,哪敢奢望“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之美事登門拜訪。
因為讀書不帶功利性,所以讀書更容易成為一種純粹的樂趣。孟德斯鳩說: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的享受時刻。此話我感同身受。當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仿佛跟心中女神約會,恨不得過把癮就死。過后再次讀這本好書時,恰似故友重逢,其樂難與君言。
我胃口好,讀書不挑食?!案哐排c通俗齊聚,大師共野夫一床”是我讀書的常態。因此我號稱自己的睡床是“萬人坑”。
“萬人坑”聽起來不雅,但躺在“萬人坑”,我有一種顧盼自雄的滿足。管它是圣賢名士,還是東邪西毒;管它是精英大腕,還是江湖散仙;管它是古人今人,還是洋人外星人,皆要看我的心情看我的臉色,點之即來,揮之即去。
想傳承古典就死啃四書五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想一睹民國大師風采就當梁實秋、林語堂、沈從文、魯迅、張愛玲們的粉絲;想后現代就把王朔、韓寒、安妮寶貝們加入朋友圈;想“立德立功立言”就聆聽曾國藩教誨;想創造財富神話就逼馬云介紹經驗;想明心見性就拜星云大師為師;想一簫一劍走天涯就跟金庸和古龍闖蕩江湖;想知道遠方有多遠就陪三毛去流浪……
《紅樓夢》醒時分,感到《活著》很《彷徨》,索性戴上《狼圖騰》,穿過《三重門》,沖出《圍城》,《飄》洋過海,去找《麥田里的守望者》傾訴《百年孤獨》……
月明書香心自遠,萬水千山等閑過。我慶幸與書結緣,如果不讀書,該如何去超度我曾撕裂過的人生?如果不讀書,我無處安放的靈魂,哪里是皈依?人生蹣跚路上,我不在乎最終是否破繭成蝶,但對讀書的堅持,終究讓我在書香的潛移默化之下,叩開了一扇仰望古今中外靈魂高地的天窗,并從窺探這些自己無法企及的靈魂高地中受益匪淺。
有人說: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
我說:一床書,一杯茶,一輪明月,就是我的精神道場。